日期查询:2025年10月01日

矿工用镜头歌颂祖国礼赞新时代

本报记者 卢亚

  光影颂祖国,礼赞新时代。从“山脊线”时间轴里的企业变迁,到互动镜面中的精神共鸣;从沉浸式装置里的生活温度,到普通职工镜头下的家国情怀。近日,山西兰花科创玉溪煤矿“与光影共情 与祖国同行”主题摄影展在矿区职工活动中心展开,200余幅作品让基层视角下的矿山故事与家国情怀成为解码时代发展的生动写照。

一轴记历程:“山脊线”藏着奋斗密码

  展览以“六大主题展区+特色创意设计”构建完整叙事:“祖国·颂歌”定格山河壮阔与城市变迁;“玉溪·印记”用“山脊线”时间轴再现21载奋斗历程;“矿工·群像”凸显“山西的煤燃烧自己,照亮全国”的奉献精神;“矿味·烟火”以沉浸式装置还原矿山生活温度;“红色·足迹”“矿苗·向阳”则分别聚焦红色基因传承与矿山未来希望。
  展览核心区域“玉溪·印记”展区,巨型矿山实景图的“山脊线”是一条串联企业发展历程的“立体时间轴”。顺着这条“山脊线”回溯——2006年矿山挂牌成立奠基,2012年首桶兰花炭成功升井,2023年获评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重要关键节点影像沿山脉起伏依次排布。

一镜映初心:“对比照”引发心神共鸣

  “矿工·群像”展区是此次展览最精彩的部分。一组“下井前后”的对比照片一字排开:下井前,年轻的矿工身着洁白工装,眼神明亮有神;下井后,他们浑身满是煤尘,唯有眼白与牙齿透着亮色。“井下换墨色,双手铸山西”“脸贴灰尘,心染光热”的主题文字,引发观众驻足沉思。“以前只知道矿工辛苦,看到这组对比才明白‘一身炭灰’背后是‘万千光亮’。”来自晋城某机关单位的观展者感慨道。
  展区中央的“互动式镜面设计”更具巧思。镜面左侧照片矿工笑脸满是煤尘,右侧映射的是观众身影,中间则以文字相连,形成“观众—文字—矿工”的三方对话,吸引众多观众拍照打卡。

一物暖人心:“老物件”蕴含矿山温度

  “矿味·烟火”展区利用沉浸式装置艺术把矿山生活搬进展厅,每一组影像都搭配矿山“老物件”:锈迹斑斑的搪瓷缸旁是食堂师傅凌晨为早班工人盛粥的照片;磨损严重的蓝色安全帽下摆放着矿工工余时间下棋等影像;老式矿灯的暖黄光晕里映出职工家庭围坐吃饺子的温馨画面。
  展区讲解员介绍:“这些实物都是我们征集来的,想让观众不仅能‘看’到矿山生活,还能‘闻’到煤尘的味道、‘感’到生活的暖意。”
  为了让观展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展览还设置了“多点互动打卡区”:“与光影共情 与祖国同行”拍照板前,观众可合影;“我与国旗合个影”打卡点配备国旗背景与拍照道具。

一展传薪火:“生活片”承载真挚情感

  “作品没有一张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都是最真实的生活切片。”策展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览作品的征集历时两个月,从1000余幅投稿中精选出200余幅,涵盖风光、纪实、人像等多个类别。“这些镜头或许不够专业,但里面装着对矿山、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
  截至目前,展览已接待各级参观者2400余人次,后续还将上线VR线上展览,让观众能“云观展”。“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让更多人看到基层劳动者用双手创造价值,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