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内涵优服务 临汾文旅交亮眼答卷
本报记者 钟如杰
国庆、中秋假期,临汾文旅市场在持续性降雨天气的不利影响下,凭借精准应对与多元发力,依然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交出了一份数据亮眼、口碑过硬的成绩单。据统计,假期期间全市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1.1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305.46万元,经营性收入达9244.83万元,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充分展现出临汾文旅市场的深厚潜力与旺盛活力。
尽管降雨天气对户外旅游造成冲击,广胜寺、七里峪、龙澍峪等10家A级旅游景区因安全考量临时闭园,但临汾文旅系统迅速调整策略,通过深挖文化内涵、优化服务供给对冲不利影响,壶口瀑布、云丘山、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小西天等核心景区持续保持高人气,文旅客流呈现“核心引领、全域联动”的良好格局,在整体消费环境承压的背景下,依然实现稳健增长,既体现出游客对临汾文旅产品的高度认可,也彰显出当地文旅产业在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上的扎实提升。
假期期间,为了让游客感受双节氛围与临汾魅力,该市围绕“国庆+中秋”双主题,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尧都区平阳广场的升旗仪式、壶口瀑布前的千人同唱《黄河大合唱》、洪洞县的“寻根之旅”系列活动等,将传统文化与红色记忆交织,营造出“家国同圆”的浓厚氛围;全市17个县(市、区)同步启动了“寻味临汾・饕餮双节”美食活动,汇聚了牛肉丸子面、洪洞蒸饭等本地特色美食,搭配各县市区轮番上演的森林音乐会、古城音乐节、乡野音乐会,让游客实现“游临汾、品美味、赏音乐”的深度体验;文博领域同样亮点纷呈,小西天景区凭借悬塑艺术持续圈粉,假日前3天的游客量同比增长20.91%,蒲县东岳庙创新推出了“非遗+古装+祈福”沉浸式体验,并通过免费直通车与小西天联动,前3天游客量暴涨77.09%,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科技赋能更让文旅体验升级,临汾市博物馆推出了VR红色主题临展,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长征与抗战岁月,曲沃晋园的无人机夜空秀、蒲县的光影水秀则以现代技术演绎传统文化,带来视觉与情感的双重震撼。
临汾始终秉持“把游客当家人”的“回家”服务理念,从交通、志愿服务、监管、优惠等多个方面入手,打造有温度的旅游服务体系:市区及多个县市开通了免费旅游直通车,实现“交通枢纽—核心景区”无缝对接,异地车辆享受停车免费政策,切实解决自驾游客的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尧庙、尧帝陵等景区推出了门票减免措施,古县实行全域免票,有效降低了游客的出行成本;全市5000余名志愿者驻守景区、交通枢纽等重点点位,提供免费热饮、本地特产赠送、咨询引导等服务,小西天景区安排专人从高速口全程引导,壶口瀑布景区为游客送上酸梅汤与吉县苹果,多处景区上演“爱心接力”帮游客解决困难;同时,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畅通投诉渠道,督促服务行业践行“良心价”承诺,全方位保障游客游得放心、玩得舒心。
今年双节,既是对临汾文旅消费活力的集中检验,也是对当地服务能力与应急水平的全面考验。面对不利天气,临汾以丰富的产品供给、创新的活动形式、暖心的服务保障,赢得了游客的广泛认可与赞誉。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