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0月10日

以报为媒,归类促写:基于Teens报的高中英语语篇分类教学实践与反思


●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 刘欣
  摘要:本文总结以《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Teens报)为资源的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课例,针对学生语篇意识弱、读写转化难问题,围绕“语篇类型归类”核心教学任务,设计“感知探究—归纳讲解—分类实践—模仿写作”流程。90分钟课堂实践表明,该模式可提升学生语篇辨识分析能力,助力读写能力迁移。文章阐述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并反思效果,为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Teens报;语篇类型;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 语篇是英语教学基础资源,要求培养学生对不同语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学生文体意识模糊、写作结构混乱,读写教学割裂,难以将阅读知识转化为写作产出。基于此,我校英语教研组开展“读报提升学生读写能力”课题研究,本文聚焦课题下一节尝试课例,探讨以Teens报为载体,借语篇分类引导学生读写进阶的路径。

一、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Teens报内容新颖、题材广、语言地道,涵盖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科普说明、时事评论等语篇类型,是语篇教学优质素材库。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和“任务型语言教学”为理论支撑,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学习”“读写协同发展”理念。
  教学设计的核心思路:引导学生在真实语篇阅读中主动发现和归纳语篇类型特征,经分类实践内化知识,最终通过模仿写作实现知识应用。流程遵循“输入—内化—输出”语言习得规律,将抽象语篇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语篇能力。

二、教学实践过程与策略
  本节课时长90分钟,分7个环节展开。(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5分钟)从学生日常接触的英文新闻、影视字幕等实例切入,阐述语篇知识的实用价值,引出本课核心任务——借Teens报学语篇分类并尝试写作,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发现(15分钟)
  教师展示4篇Teens报典型语篇片段(新闻、传记、科普、评论各1篇),学生先独立观察,从内容、结构、语言维度梳理差异并记录;再小组讨论汇总成果,形成语篇类型感性认识。
  (三)系统讲解,夯实基础(15分钟)
  结合学生探究成果,教师讲解各类语篇核心特征。如以“Avoiding the‘Apple tax’”解析新闻“倒金字塔”结构与客观语言,以“Testing for success”分析传记时间线索与生动语言;辅以PPT与即时判断练习,助学生将感性认识升为理性认知。
  (四)任务驱动,分类实践(20分钟)
  各小组获20篇Teens报文章,合作完成含“语篇类型”“分类依据”“关键信息”“写作目的”的表格。教师巡视指导,锻炼学生文本分析、信息提取能力,强化团队协作。
  (五)成果展示,思维碰撞(15分钟)
  小组代表展示分类成果,其他小组提问补充。教师针对易混淆语篇(如新闻与评论),结合文章对比分析,深化学生理解,促进知识共享。
  (六)读写结合,模仿迁移(15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Teens报评论范文“Chal
lenging education norm”的结构与语言特点,布置写作任务,即模仿其风格,就“Should students be allowed to bring mobile phones to school?”写150词短评,实现读写转化。
  (七)课堂总结与课后延伸(5分钟)
  师生回顾语篇类型及写作要点,布置作业。阅读Teens报最新内容,选3篇不同语篇完成分析,并仿写人物小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三、教学成效与反思
  (一)教学成效1.语篇意识与分析能力提升:学生能准确区分常见语篇类型,从多维度阐述理由,初步建立语篇分析框架。
  2.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提高:真实语料与互动环节不仅激发学生热情,还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习主动性。
  3.读写能力初步结合:学生仿写时文体意识增强,写作逻辑清晰,实现读写有效衔接。
  (二)教学反思与改进方向
  1.加强相似语篇区分:部分学生对新闻与科普、评论与议论文的核心特征(如结构逻辑、语言风格、写作目的)辨别困难,尤其易混淆新闻的“客观叙事”与科普的“解释说明”、评论的“观点导向”与议论文的“论证逻辑”,需设计“特征对比表”“文本对比阅读”等专项训练,同时补充不同主题的典型范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区分标准。
  2.完善写作迁移“脚手架”:部分学生仿写时存在语言表达生硬、句间逻辑断层等问题,需提供适配不同语篇类型的句式模板(如评论的观点引入句、议论文的论证过渡句)、分类衔接词库(如因果类、转折类),并设计“句—段—篇”阶梯式训练,逐步降低写作迁移难度,助力学生流畅输出。
  3.优化小组合作效能: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存在“搭便车”现象,参与度低、贡献度不足,需明确组内角色分工(如记录员、分析员、展示员),并引入过程性评价(如任务完成度评分、小组互评),实时追踪每名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全员深度参与,提升合作学习实效。

四、结束语
  本次实践表明,以Teens报为资源、语篇归类为切入点的教学模式,是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尝试。未来,课题组将细化语篇教学策略,设计科学读写转化路径,持续探索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王蔷.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 英语学习,201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