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0月13日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救护消防中心战勤保障队小队长原佶辉

生命至上 矿山救援尖兵以青春赴使命

本报记者 毛明辉


  现任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救护消防中心战勤保障队小队长的原佶辉,以青春赴使命,始终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标尺,用汗水与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应急救援人的使命与担当。


跨界转身 把挑战当作阶梯


  2012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原佶辉被分配到岳城煤矿井下变电所工作。虽然对变电所里的设备仪器很熟悉,但渴望“更有活力”的他希望走向更贴近“守护”的岗位。

  2017年5月,该集团救护消防中心招聘队员,原佶辉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应急救援是崇高的事,但要求也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理论基础、设备操作,缺一不可。”拿到印着“应急救援”字样的战斗服时,他暗下决心——尽快成为合格的救援人。但是面对全新领域,他一度不知从何下手。而班长一句“去比武集训队,那里有你需要的”,为他指明了方向。

  2018年4月,山西省第一届危化品应急救援技术竞赛备战启动,原佶辉主动报名,凭实力入选集训队。此后的日子里,训练场上满是他的身影:动作不标准,就对着教程反复练,直到手臂酸痛;理论记不牢,就把知识点写在卡片上,利用碎片时间背;体能跟不上,就每天多跑5公里、多做100个俯卧撑。

  那年7月,原佶辉不负众望,一举夺得个人综合第一名。站在领奖台上时,他明白,这场跨界转身的“第一仗”,自己打赢了。


赛场逐梦 用奖牌见证成长


  “岗位练技术、比赛促能力”,这是原佶辉常挂在嘴边的话。第一次比武夺冠后,他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把赛场当成提升能力的“练兵场”。2020年拿下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2023年再获该赛事二等奖,同年斩获“晋能控股杯”第七届山西省能源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矿山救护工个人综合第一名……一张张奖状、一块块奖牌,记录着他的成长轨迹。

  “每次比赛都是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学习。”为了提升设备操作精度,原佶辉把救援装备说明书翻到卷边,反复练习拆解、组装,直到闭着眼都能精准操作;为了强化心理素质,他主动参与模拟救援演练,在浓烟、黑暗的环境中训练应急反应。付出终有回报,他先后获评晋能控股集团“劳动模范”“文明员工”、山西省“三晋技术能手”,2025年还收获了晋能控股集团“优秀青年员工”称号和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青年五四奖章”。

  在原佶辉看来,奖牌不是终点,而是更好地履行救援使命的“底气”。


带队冲锋 以责任守护安全


  2022年6月,原佶辉被任命为战勤保障队小队长。“这是信任,更是责任。”他深知,作为小队长,不仅要自己能力强,更要带好团队。他把在比武中积累的设备操作技巧、科学体能训练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传、帮、带”让小队成员共同进步。队员技术不熟练,他手把手教;体能跟不上,他制定个性化科学训练计划。在他的带领下,全队顺利通过每一次考核,2025年前三季度考核累计积分排名中,他们小队位列全部22个小队中第一名。

  2024年,原佶辉以比武集训队体能助教的身份,带领队员征战山西省第三届职工职业劳动保护技能竞赛,一举包揽消防设施操作员和消防装备维护员两个工种个人前三名和团体第一名,2名队员获评“三晋技术能手”。

  不仅在赛场上勇于担当,在救援现场,原佶辉也总是冲锋在前。“8·5”大箕镇邓家庄村山洪灾害、“10·15”晋阳高速槽车侧翻泄露、“10·25”襄矿西故县煤业透水事故、城区外环路厂房火灾……每一次紧急任务,他都用专业能力守护着生命安全。


救援培训 让技能薪火相传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才能更好地防范风险。”2024年3月起,原佶辉多了一个身份——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师。他走进培训课堂,为班组长和重点岗位人员讲授应急救援知识与创伤急救技能,把自己的比武经验、救援案例融入课程,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

  “遇到有人受伤,怎么判断伤情?止血带要绑在哪个位置?”课堂上,他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还手把手教大家操作。“以前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听原老师讲完才知道,这些技能关键时候能救命。”学员们的认可让他更坚定了“传技”的决心。

  如今,在集团公司支持下,救护消防中心正筹建以原佶辉命名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希望能搭建一个平台,培养更多救援人才,让‘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救援精神传承下去。”

  从跨界转身到赛场逐梦,从带队冲锋到救援培训,原佶辉用青春与坚守,在矿山救援这条路上不断前行。他说:“只要有需要,我随时准备出发,用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