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
全省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本报记者 刘家进
10月11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国庆、中秋假期,三晋大地消费市场持续释放活力,全省发生线下消费322.03亿元,同比增长3.26%;消费 人 次 4386.73 万 人 ,同 比 增 长5.72%,彰显出强劲的消费复苏动能与市场韧性。
以旧换新政策加码绿色消费加速渗透
全省落地升级版以旧换新政策,形成“省级补贴+市县配套+企业让利”的三重激励体系,推动汽车、家电、3C数码产品等大宗消费提质扩容。
太原市开展“月满龙城·国悦金秋”促消费活动,结合属地特色推出“一区一主题、一县一亮点”,用足国家、省级以旧换新补贴,叠加经销商、卖场、平台、银行、保险“五重让利”,持续点燃消费热潮。晋城市城区、泽州县、高平市等地相继启动新一轮政府数字消费券发放活动,覆盖零售、文旅、住餐、汽车、数码、摩托车等多个消费场景,商家让利活动形成叠加效应,助力“金九银十”消费旺季。
据监测数据显示,全省零售业销售174.72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确定发放补贴1.59亿元,实现消费13.64亿元。
城市商圈聚势引流消费场景迭代升级
国庆、中秋假期,全省省级步行街与特色商圈成为消费核心载体,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与场景创新实现客流与营收双增长。
9月28日,第三届“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月”启动仪式在太原钟楼街广场举行,服务月活动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一老一小”服务、老字号、餐饮服务、促销活动、便民服务、公益宣传进社区等36项重点活动,通过丰富供给、创新场景、提升体验,进一步营造国庆、中秋假期商居和谐的良好氛围。忻州古城以“旗耀中华·欢聚古城”音乐节为核心,联动开展“红动忻州数聚三晋”电商文化节等20项沉浸式活动,举办“家国同庆古城团圆”文艺演出,并同步开展16场非遗巡演。
据监测数据显示,全省9条省级步行街客流量累计达434万人次,同比增长10.52%,总营业额达5.2亿元,同比增长11.69%。
文旅融合纵深发展IP赋能全域旅游
借势文化热点与交通升级,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文旅IP,我省文旅消费实现从“景点游”向“全域游”的深度跨越。
晋中市乔家大院以“家国同辉·晋商共月”为主题,推出一系列融合历史文化、国潮时尚与沉浸式互动的特色活动,为游客解锁一场穿越百年晋商辉煌、体验国风浪漫的文旅新体验。临汾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以“回家团圆”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国庆、中秋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寻根祭祖、共庆华诞。这场文化与互动交融、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国庆盛宴,让游客在领略非遗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据监测数据显示,省外消费603.9万人次,消费金额45.54亿元。
餐饮住宿供需两旺品质服务彰显温度
“双节”团圆,婚庆喜宴、家庭团聚、朋友聚餐、旅游消费等大众餐饮成为拉动节假日消费的主要形式。
9月25日,省商务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庆中秋假期住宿餐饮服务的倡议书》,进一步提升我省住宿、餐饮行业服务质量,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各地餐饮企业遵循发展规律,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菜品,吸引顾客,各大景区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吸引跨区、跨省旅游及周边游的旅客,各地景区餐饮企业根据地域特点,推出了多系列不同价位、各具特色的套餐和菜系,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据监测数据显示,全省住宿业消费金额26.49亿元,同比增长5.29%;餐饮业消费金额31.56亿元,同比增长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