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0月16日

长子县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张月

  金秋时节,漫步长治市长子县的乡村田野,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长子县深刻把握“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与实践方法,以“六个一”工作法为抓手,推动乡村颜值、产业活力、治理效能全面提升,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个理念”绘就城乡融合新蓝图

  长子县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把全县286个行政村划分为五个类别,将140个村庄列为“千万工程”建设重点。为避免“千村一面”,该县引入专业设计团队构建“1+4”规划体系,让每个村庄都能找准特色定位。
  在规划落地中,长子县打出“城乡一体化”组合拳,推进教育、医疗、供水、供热、供气等15项工程向乡村延伸。如今,全县已建成13个精品示范村、43个提档升级村,实现城乡规划互联、建设共建、产业共创、治理共治、文化共融。
  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长子县开展“绿化提档、美化提标、净化提质”三大行动,累计建设主题公园、口袋公园208处,打造69个绿化示范村。

“七改四治”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在推进“千万工程”中,长子县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以“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全面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线、改暖、改气、改厕“七改”工程,扎实开展治乱、治污、治脏、治堵“四治”行动。
  东郭村以“城乡融合、青绿东郭”为主题,高标准完成村庄规划,彻底告别“空中蜘蛛网”和“雨天泥泞路”。同时,该村种植各类苗木、花草,从“脏乱村”变成“网红村”。
  这样的变化,在长子县处处可见。3年多来,该县累计整治运煤通道80公里,建成“四好农村路”141.2公里;实施集中供热改造11406户,改造农村厕所7.06万座;拆违治乱6500余处,完成44个村污水治理,清理农村垃圾21万余吨。

“一业多元”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作为农业大县,长子县锚定“设施农业”主攻方向,累计投入7亿元发展以青(尖)椒为主的蔬菜产业13.64万亩,建设设施大棚2万余座。通过构建“育苗—种植—仓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全县蔬菜产值达43亿元,农民增收超17亿元。
  为给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长子县构建“财政奖补+向上争资+向外拓源+集体经济”四位一体筹资格局,今年统筹资金4.3亿元;出台“一县一业”产业扶持、金融助农等政策,3年补贴设施农业6.9亿元,发放涉农贷款10亿余元。如今,长子县真正实现了“沃野生金穗,产业富乡村”。

“机制创新”涵养乡风文明新气象

  “自从有了村规民约积分制,大家都主动维护村里环境,邻里矛盾也少了!”东郭村村民口中的积分制,是长子县创新基层治理的缩影。长子县以“管人、管事、钱”为抓手,构建起党建引领、协同联动的治理体系,让乡村既“塑形”更“铸魂”。
  同时,该县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年”,以八项养老服务惠及近5万名老年人;改造109所乡村学校;开展青年技能培训,搭建创业平台。同时,创新“专家+农技人员+服务组织+农户”农业服务模式,设立“零工客栈”,组建25支志愿服务队伍,累计服务超1200次。
  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产业兴”到“治理优”,长治市长子县以“千万工程”为指引,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