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地联手宣禁毒 跟踪帮扶助新生
本报记者 王文丽 通讯员 王永红 宋晓辉
近日,永济董村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与闻喜县禁毒社工并肩协作,开展了“禁毒宣传+药品防控+跟踪帮扶”联合行动,延伸禁毒宣传的触角,书写禁戒毒工作“保安全、惠民生”的生动篇章。
来到闻喜县体育馆,该所民警与禁毒社工化身“禁毒普法宣传员”,趁着大家运动间隙,用“唠家常”的方式普及禁毒知识。“您看这‘奶茶粉’,闻着香,其实是一种合成毒品”“孩子收到的‘邮票贴纸’,可能藏着致命危害”。民警及社工用生活化的语言、善意的提醒,传授识毒、辨毒、防毒的技能技巧,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学到不少禁毒知识,从思想深处筑牢禁毒防线。
在闻喜县郭家庄镇卫生院,该所民警及禁毒社工又化身为麻精药品的“监督者”和“吹哨人”,用真实案例开展“以案说法”,深刻剖析“医”与“毒”的边界,强调医务人员作为麻精药品“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双重责任,使其充分认识到“严格管理、规范用药”的极端重要性,从而拧紧麻精药品管理使用的“安全阀”,为群众用药安全加上“双保险”。
最后,该所民警及禁毒社工来到社康人员任某的山楂园,履行一场“特殊约定”。原来,数月前,任某因缺乏山楂树种植技术而愁眉不展,民警与社工急其之所急,马上联系当地果业专家莅临指导,现场传艺,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当时任某感动地说:“等山楂熟了,一定请你们来尝尝!”望着前来履约的民警及社工,任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没有更多的寒暄与谦让,民警与社工当即撸起袖子帮他采收、卸运,此刻,田间地头没有民警与社康人员的距离,有的只是“亲人般”的牵挂。
“要是没有你们,哪里来的硕果累累!”这场“山楂树下的回访”,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帮扶,更是对“不放弃、不抛弃”禁毒理念的践行——用实实在在的帮助,让社康人员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进一步坚定他们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