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追求专业技术 点亮患者自信笑容
本报记者 刘琴 见习记者 路诗洁
“医术精湛除齿患,医德高尚暖人心”“口腔妙手、仁心仁术;微笑服务、情暖患者”……在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诊疗室,锦旗挂满墙面。近日,记者见到该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张强时,他正弓着身,目光专注地凝视着患者的口腔,为其开展诊疗工作。
自2011年踏入医院大门,到如今成为患者口中“信得过的张主任”、科室里的技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10余年间,张强始终以“勤以精业,笃行至善”为座右铭,在口腔医学领域书写着一名医者对专业的极致追求和对患者的赤诚关怀。
用真心赢得患者信赖
张强自幼便怀揣“白衣天使”的梦想,立志要成为一名能为患者解除口腔病痛的医生。2011年,他从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硕士毕业,入职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正式开启从医之路。
刚入职时,张强虽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却缺乏临床实战经验。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患者痛苦的实际能力,成为他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他接诊的第一名患者,是对牙齿矫正有着极高要求的年轻女性——不仅要求治疗过程舒适,还对牙齿最终矫正效果设定了明确且严苛的标准。这样的病例,即便对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而言,也需耗费大量精力,对初出茅庐的张强来说,更是不小的挑战。
“患者当时期待又焦虑的眼神,我至今记忆犹新。”张强回忆道。为了不辜负患者的信任,他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反复研究患者的口腔CT影像,还多次虚心请教科室前辈,精心制定多种矫正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患者的牙齿不仅达到了预期矫正效果,治疗舒适度也远超预期。这名患者后来成了他的“忠实粉丝”,主动将家人、朋友介绍到他这里就诊。
赴顶尖平台精进医术
在口腔医学领域,技术的精进永无止境。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张强总觉得自己现有的技术水平“还差一点火候”,难以满足部分复杂病例的治疗需求。
2019年,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张强被推选为教育部国内访问学者,获得了前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修的机会。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张强激动不已,且此次进修能有幸师从国内口腔颌面外科领域权威专家张益教授。
在浓厚的医学氛围影响下,张强每天很早便来到医院,跟着导师查房、接诊患者,认真记录导师与患者沟通的每一个细节、分析病例的思路;下午,全程观摩手术,记录操作要点;晚上,逐字逐句整理笔记,反复回看手术视频,不断复盘总结。
北大口腔医院专家们对患者的态度,让张强深受触动。为帮患者节省费用,他们会主动调整治疗方案。即便面对情绪激动、对治疗方案不理解的患者,也始终保持耐心,一遍又一遍地为其进行细致解释,直到患者明白为止。
“口腔医生面对的不仅是患者的牙齿,更是他们的情绪。”这是张强此行的最大感悟。他表示,“今后将会把‘人文关怀’放在与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用心、用专业技术去呵护每一名患者”。
助力“医教研”协同发展
作为临床医生,在专注诊疗的同时,张强还肩负着推动科室“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的重任。2019年,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五官科学教研室,他被推选为教研室主任。“刚成立的时候,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没有经验可循,我们就一点点摸索,从写学术文章、做实验逐渐起步。”张强回忆道。
在他的带领下,科室的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如今,科室年均服务患者超万人次,诊疗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过采用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技术,显著提升了种植精度与术后稳定性;年均开展“日间口腔手术”超50例,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近5年,科室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其中张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在张强的主导下,科室获得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且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口腔医生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与幸福。”张强坚定地说,未来他会继续在口腔医学的道路上深耕细作,用更精湛的技术、更温暖的服务,守护更多人的口腔健康,让他们绽放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