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周柏入选首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名录
本报记者 田璐
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国家林草局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公布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包括山西省晋祠·周柏在内的全国28处珍贵遗产入选。
晋祠是祭祀西周初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的祠堂,位于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周柏位于晋祠主殿圣母殿旁,自北向南侧卧生长,形如卧龙,盘根虬枝,苍劲挺拔,被誉为“晋源之柏第一章”。这棵周柏高21.2米,胸围8.23米,胸径2.62米,平均冠幅14.4米,向南倾斜约45度,为西周所植,是“晋祠三绝”之一,承载了历史的记忆,见证着时代的更迭。2001年经C14测定,树龄已长达3000年以上,并于2023年荣膺“全国十大最美古侧柏”。
据了解,为了科学有效地保护古树,晋祠博物馆采取综合性的保护方案。实行“一树一档”,为每株古树建立健康档案,系统开展健康监测;引入无损探测技术,对树干空腐、根系分布等进行精准检测;对树体进行针对性修复,对周柏上部的腐烂部位采用封闭方式修补并作美化处理,使其与原有树皮自然融合;实施前述的引根复壮工程;推进立地环境改造,通过龙骨架空与更换木地板等措施,显著改善根系的透水透气条件,促进根际健康生长。
此次“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的公布,将进一步推动文物和古树名木系统性保护,挖掘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动社会各界保护、爱护、呵护古树名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