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0月28日
太原理工大学

同心赴山海 筑梦启新程

本报记者 赵云云

  2025年暑期,太原理工大学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共组织535支队伍、7345名队员怀揣“求实创新”校训精神,走进乡村、社区、企业,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倾听人民呼声,用实干服务社会发展,在社会大课堂中奏响了激昂的青春乐章。

踏寻红色足迹 树立青春之志

  浩然正气存千古,烈士英名传万代。在吕梁市方山县积翠镇韩家沟村的红色文化庭院内,“星火方山·忠魂寻迹”社会实践队的7名成员围绕八路军烈士遗骸收迁工作,对该庭院创办人李来平进行深入访谈并开展实践活动。队员们系统梳理了方山县革命历史报刊、县志及档案资料,借助卫星地图技术初步框定历史战场范围,并与八路军烈士遗骸收迁志愿者团队联合筹备开展了实地遗迹探寻工作。队员们表示,烈士遗骸收迁工作对于参与者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收迁过程中直面先烈牺牲之地,其精神力量带来长远影响;对于社会而言,妥善安置烈士遗骸是对历史的尊重、对英灵的告慰,有助于唤醒公众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珍视和平的意识。
  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在阳泉市平定县,航空航天学院“赓续星火在平定”暑期实践队在实地参观中沉浸式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感悟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七亘大捷纪念馆中,无数老物件无声诉说着军民同心、生死与共的壮阔历程和抗战岁月中的磅礴力量;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内,展出的翔实史料文献与复原的历史场景,完整呈现了阳泉这座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的红色历程。实践队走进东城瑞锦社区暑期托管班,化身“航空航天小讲师”,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一场趣味与理论兼具的宣讲活动。队员们纷纷表示,要时刻铭记先烈用鲜血书写的忠诚,更要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基因,在校园中主动服务同学,在社会实践中扎根基层一线,让“一切为了群众”的初心化为日常点滴。

汇聚青春力量 描绘振兴画卷

  在新疆昌吉,“晋疆石榴籽,青春同心行”实践队深入繁盛家庭农场桃园等十余个产业园区,聚焦特色农业,细致调研种植技术、产销模式与发展瓶颈,为科技兴农积累一手资料。调研期间,队员们走访了当地村镇的50余户村民及商户,围绕收入水平、文化需求、民族团结认知等核心议题开展访谈,形成百余份有效问卷及数十条务实建议,以实际行动服务人民群众。从田间地头到农家院落,队员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着乡村发展的脉搏,用青年的智慧为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注入强劲动能。这些扎根泥土的实践,不仅让队员们在田间地头锤炼了本领,更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一个个具体行动中逐渐清晰。
  为推广话剧艺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娱生活,“红心筑梦 文艺下乡”三毛青年剧团带着精彩节目与原创话剧前往运城市河津市开展了送文艺下乡实践活动。河津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红色底蕴,曾是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实践团队充分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参观烈士陵园与纪念馆,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原创话剧《白兰花开》用青年视角活化红色记忆,不仅见证了文化艺术在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的温暖瞬间,更与当地红色基因产生了强烈共鸣,为赓续红色血脉注入青春动能。

探访非遗古韵 守护文化根脉

  寻根文水源,对话则天乡。“电波传语,声动吕梁”实践队走进吕梁市文水县开启了一场纯粹的文化寻访与学习之旅。在丽彬文化园,实践队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与坚守,就传统工艺的传承困境、市场推广及普通话使用等问题,与园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记录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在武则天纪念馆,队员们对武则天的历史功过、唐代政治文化以及地方名人资源的价值有了更为立体和深刻的认识。此行虽短,回响悠长。从丽彬文化园讲解员专注的眼神,到则天庙石碑上镌刻的岁月沧桑,队员们触摸到的不仅是精美的艺术与尘封的历史,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脉传承,是青年学子对家乡文化根脉的深情叩问,更是在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种子的生动实践。
  以红纸为媒,感悟文化传承。“非遗解码,滹沱红迹”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忻州市定襄县开展了为期6天的深度实践。实践团以“传统文化赋能红色基因传承”为核心,将红色历史探寻与非遗体验深度融合。他们深入革命遗址触摸历史脉搏,走进非遗工坊体悟匠心传承,在体验指尖艺术中感悟红色记忆,解码非遗传承的时代生命力。在“乡村工匠”的指导下,他们将西河头地道战元素融入到创作中。当剪刀划过红纸,蜿蜒的地道轮廓、持刀的抗日军民、隐蔽的射击孔逐渐清晰。灯光穿过纸面时,刚毅的大刀剪影与地道光影交织,诉说着烽火岁月的波澜壮阔。他们用青春的视角探寻红色文化与非遗技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赓续红色血脉、守护文化根脉注入了新活力。
  青春与信仰同频,脚步与时代同行。太原理工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在红色热土上追忆往昔峥嵘,坚定理想信念;于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挥洒辛勤汗水;在文化传承中守护民族记忆,延续中华文脉。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不仅为当地带来新的理念、技术与活力,也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与成长。在时代发展的道路上,青年学子们始终在接力,始终在奔跑,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生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意义,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