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青少年多维度感受城市发展脉搏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孙腾
近日,团大同市委开展了第三期“携手同行·筑梦未来”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来自阳高县和灵丘县的72名学生共同踏上了一场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研学之旅。3天时间,大家在行走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深刻感受来自党团组织的殷切关怀与城市的温暖脉搏。
此次行程经过精心设计,融合了工业历史、民俗文化、艺术欣赏与实践操作,是一场多维度的学习盛宴。暖心的是,研学还未开启,团组织就为学生们送上了一份“温暖牌”礼物——御寒棉衣,以此来应对大同早晚温差较大的天气。暖心之举,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及团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
研学首站,学生们来到晋华宫煤炭公园,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模型展示及讲解员的生动叙述,深刻理解了煤炭作为“工业食粮”的重要性,领略了大同作为“中国煤都”在共和国工业发展史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发了对家乡工业文明的自豪感与好奇心。
随后,大家走进大同民俗博物馆,这里收藏展示的器物、图片都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生活风貌。从传统婚嫁习俗到节庆礼仪,从民间手工艺到饮食文化,大家仿佛进行了一场时空穿越,对脚下这片土地孕育的灿烂文明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文化体验的高潮部分在云海曲艺社上演。诙谐幽默的相声、韵味十足的快板等传统曲艺表演,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中华传统语言艺术的魅力。晚间,大型情境演出《如梦大同》带来了一场视听震撼。学生们沉浸其中,进一步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研学不仅在于“观”,更在于“行”。在专业的烘焙工作坊里,大家体验到劳动与创造的乐趣,也理解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此次研学活动中,团大同市委特别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们量身打造心理团体辅导课程。课程摒弃传统说教,通过一系列设计精巧的互动游戏、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引导大家在轻松、安全、愉快的氛围中打开心扉。活动侧重于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沟通、团队协作与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让大家在合作中领悟到信任与支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