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1月03日

山西矿山生态修复再添“国字号”示范工程

本报记者 郭丽菲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申报的山西黄河重点生态区太行山西麓(中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太行山西麓示范工程项目”)和山西华北重要生态屏障阴山东段长城文化带(大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阴山东段示范工程项目”),成功入选2026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并获6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据悉,这两个项目均为我省提前开工建设的“十五五”重要生态修复项目,也是继今年上半年太行山西麓滹沱河源头五台山区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以下简称“五台山示范工程项目”)获批国家竞争性评审示范项目以来,再次获得国家级示范工程项目。今年,我省获批国家竞争性评审示范项目3个,共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9亿元,计划预算投入16.35亿元,实施3800公顷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太行山西麓示范工程项目是筑牢太行山重要生态屏障、加快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赓续太行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项目区涉及阳泉、晋中、长治、晋城4市17县(市、区),工程总投资5.52亿元,修复治理废弃矿山图斑 994 个,修复面积1076.51公顷。
  阴山东段示范工程项目是保护首都水源安全、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和保护长城文化带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项目区涉及大同市天镇、阳高2县,工程总投资5.2亿元,修复治理废弃矿山图斑494个,修复面积1693.41公顷。
  五台山示范工程项目是深化世界“双遗产”保护的具体实践,是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项目区涉及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繁峙县、代县、五台县、定襄县6县(市、区),工程总投资5.63亿元,修复治理废弃矿山图斑452个,修复土地面积1030.28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