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1月12日

长治退伍军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董峥

  11月5日,长治市退伍军人武先生在专业医疗机构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288毫升充满爱心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跨越山海,为远方的陌生血液疾病患者送去生命希望。这一善举让他成为全国第21350例、山西省第354例、长治市第6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责任担当。
  武先生的大爱之路始于军营。服役期间,他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士兵”,两次荣立三等功,用青春热血践行保家卫国的誓言。脱下军装后,他将对家国的赤诚转化为对社会的善意,用汩汩热血为生命续航。17年来坚持每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17次、献血量达6800毫升,相当于1.7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
  2019年,通过长治市红十字会,武先生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答应捐献。“救人一命是大事,既然有这个机会,肯定要帮一把。”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军人的果敢与医者仁心般的坚守。
  造血干细胞捐献采用外周血采集方式,采集前的动员剂注射及长达4个多小时的采集过程,对身体是不小的考验,但武先生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坚毅本色。“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他用朴实的话语践行着对生命的承诺。妻子全程陪伴在侧,紧紧握着他的手轻声鼓励:“你要坚持住,不敢有放弃的念头。”简单的话语里满是支持与默契,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据了解,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再生能力极强,捐献后短期内可恢复至原有水平,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长期不良影响。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拯救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仍需持续壮大。长治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武先生的善举为社会树立了榜样,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以爱心为生命“续航”,共同构建互助友爱的和谐社会。
  从军营功臣到献血达人,再到生命捐献者,武先生用17年的坚守与付出,书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大爱之歌。这份跨越山海的生命馈赠,不仅为患者家庭带去重生希望,更让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奉献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