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1月17日

山西农业大学专家助力家乡产业振兴

本报记者 李睿
  近日,记者获悉,在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穆霄鹏团队的帮助下,朔州市平鲁区店湾村的大蒜及试验区种植的第二茬作物芥菜喜获丰收。数据显示,该村今年共种植“店湾蒜”80亩,相比去年增加50亩,大蒜收获后种芥菜,比单独种蒜每亩增收800至1000元。
  店湾村大蒜种植曾是村民的骄傲,然而,长期碎片化种植让该产业逐渐式微,村民收入锐减。为突破技术瓶颈,2021年,平鲁区委宣传部驻店湾村工作队联系了平鲁籍专家、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穆霄鹏。“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用专业知识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既是我对故土的承诺,也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穆霄鹏回忆道,他多次利用假期返乡,带领团队采集土壤样本、分析气候数据,为店湾村量身定制《大蒜产业振兴方案》。
  “穆教授说,种蒜不是‘看天吃饭’,而是‘知天而作’。”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志英告诉记者,在穆霄鹏指导下,店湾村启动了“科技兴蒜”行动,从土壤改良、品种优化、智能管护、科学储藏等多方面入手提高产量。
  产业振兴,技术是根基,市场是关键。穆霄鹏深知,要让“店湾蒜”走出大山,必须打造品牌、拓展渠道。他与驻村工作队多次联系全国农产品“海岱蒜”地理标志所在地——包头市海岱村,为“店湾蒜”申报地理标志产品铺路。
  2024年年底,在穆霄鹏推动下,店湾村与本地天源超市签订战略采购协议,搭建起“田间—超市”直供通道。
  “穆教授不仅带来技术,更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店湾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穆霄鹏会定期举办“田间课堂”,手把手教村民测土配方、识别病虫害,如今已经培养出10多名“土专家”,可以独立完成从播种到销售的全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