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1月27日

探寻农耕奥秘 领略自然之美

本报记者 陈彤

  近日,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五年级的全体学生走进山西农业大学,开启了“探寻农科奥秘·领略自然之美”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少先队员们在农耕博物馆触摸千年农耕智慧,在昆虫馆解锁自然生物与农业的关联,于沉浸式体验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在农耕博物馆,耜、石磨盘、锄头、镰刀等传统农具,瞬间吸引了少先队员们的目光。从古代曲面杖造型的耜助力翻地播种到石磨盘靠磨盘与磨棒研磨粮食的巧思,再到镰刀适配手工收割的设计,讲解员结合展品,将每件农具的用途与背后的劳动逻辑娓娓道来。队员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老农具的实用设计中读懂了先辈们顺应生活需求、简化劳动的智慧;而当了解到现代农机如何替代手工农具、大幅提升耕作效率时,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技术的进步让劳动变得越来越高效。
  在昆虫馆,队员们开启了与自然生物的“深度对话”。展馆内,蜜蜂、蝗虫等昆虫标本有序陈列,讲解员以“小昆虫影响大农业”为线索,讲解了生物与生产的紧密联系:黑黄条纹的蜜蜂不仅能酿出蜂蜜,更能为作物授粉、助力粮食增产;流线型身体的蝗虫一旦大规模繁殖,便会啃食庄稼、威胁收成。原本只在课本里出现的“益虫与害虫”概念,此刻变得具体而鲜活。队员们看着标本、听着讲解,渐渐明白了这些小小的生灵其实是农业生产里的“关键角色”,尊重自然规律、善用生物特性,正是保障农业收获的重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