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读者向晋城市图书馆捐赠古籍文献
本报记者 毛明辉
8月9日,记者从晋城市图书馆了解到,两名热心读者分别向该馆捐赠了古籍刻本和民国时期文献。
来自长治市的古籍文献爱好收藏者崔中孝先生,将珍藏多年的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有益堂刻本《四書補註附考備旨》一函8册,无偿捐赠给了晋城市图书馆。
据记载,《四書補註附考備旨》由明代的邓退菴所著,包括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该书主要是对四书的一种补充注释。自隋唐科举选官制度诞生以来,孔孟的“四书”“五经”是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位学子文人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明清时代皆以“四书”为考试主题,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科举用书。
另一位捐赠者是晋城市城区府南巷78岁的徐秀英女士,她捐出了保存多年的“中华民国退伍证明书”。该证书是其父亲徐发科在民国三十六年光荣退伍时所颁授的证书 (晋冀鲁豫太岳军区司令部冶头村转业)。证书虽已褶皱泛黄,但所记载的老人曾经为解放事业奉献青春和汗水的峥嵘岁月却清晰可现。
对于这样的捐赠行为,晋城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欢迎广大市民捐赠古籍及年代久远的报刊、字画、证照、票据等珍贵文献。图书馆将会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古籍进行修复、扫描、数字化开发,让古籍“活”起来,为更多的读者提供了解、研究古籍的机会,把它们的社会价值和研究价值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