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9月12日
共青团临汾市襄汾县委

勇于自我革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本报记者 钟如杰 郭丽菲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临汾市襄汾县委主动适应新时期共青团的工作形势和任务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勇于自我革命,大胆创新创造,聚焦改革团的工作力量选用机制、改革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推动完善地方党的领导机制和支持保障,全面提升基层团组织的“三力一度”,力争将改革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拓宽团的骨干来源渠道 健全县域团的组织体系

  团襄汾县委机关设挂职副书记1名、兼职副书记1名,杜绝出现空编空岗、编在人不在等问题,全县238个行政村全覆盖配备35周岁以下的团组织书记;建立团干部有效评价机制,围绕思想政治、作风品行、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方面,建立团干部述职考评制度,每年对团干部进行述职评议;建立乡镇团委书记双重直管机制,每年由乡镇党委和团县委共同对乡镇团委书记进行考核评价,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后续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在青年集聚地设立“团代表联络站”,建立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青年的“两联”工作机制,并落实委员履职评价机制,定点联系、定时值班、定期解决问题,直接面向青年群体收集需求、提供服务,到一线解决问题、干事创业,确保每名团干部每周联系基层工作不少于2天;通过加强“智慧团建”系统建设,组织化、塔群式建立基层团组织、青年社团,做好团属微信公众号“襄汾青年订阅号”等新媒体平台的运营,通过团支部微信群、实时视频会议等创新团的组织生活方式,形成网上青年社群,提高组织动员穿透力和有效性;设计开展关爱帮扶、志愿公益、青年交友联谊等活动,实现县级资源下沉到乡镇一线,活动开展一体化。

严格入团标准和程序 改进团员教育管理机制

  根据学生、职业青年群体的不同特点,分两类制定入团标准,入团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期不少于3个月且团课学习不少于8个学时,培训期满后出具思政考评结果;制定少先队员推优入团、入团积极分子培养、团员发展管理全过程积分制管理办法,通过量化标准、明确流程、积分管理、民主评议等方式建立全过程培养评价机制,探索团队一体化发展规划工作模式;探索实施襄汾县团员发展规划,实施团员名额指标“一上一下”申报核准制度,保持团员队伍的适度规模和合理结构,将初中毕业班团学比控制在20%左右,将高中毕业班团学比控制在40%左右。
  转接团组织关系全部通过“智慧团建”平台实现,新发展团员电子档案建档率100%,毕业学生团员组织关系“学社衔接率”稳定在90%以上;实行“一人一号、一证一档”,将团组织关系纳入学籍档案、人事档案;将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等团员档案纳入到学籍管理系统,将团员档案纳入到干部人事档案中;创新“三会两制一课”和主题团日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团员青年的分布特点和业态特点,利用“智慧团建”“青年大学习”“青年之家”等阵地,探索网上会议、网上团课、视频教学等新模式,把流动、分散的团员组织起来,增强团员在组织生活中的参与感、获得感。

提高党建带团建实效 改进团的领导管理机制

  将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党团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行“团建队建不达标,党建不评优”,并按不少于总分5%的标准,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全县年度党建考核;健全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青少年工作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定年度会议计划和重点项目推进清单,常态化运作联席会议机制;根据团员积分管理细化标准明确推优入党流程,将共青团员荣誉激励和先进性评价结果作为“推优”的重要依据,逐步实现28周岁以下入党青年中团员的比例达到100%;推动团县委主要负责人进入同级党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教育督导机构,成立襄汾县教育团工委,专职专设教育团工委书记一名,主持负责学校共青团工作;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列入学校发展性评价和领导班子考评述职内容。
  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团,落实团干部双重管理制度,严格团内请示报告制度;建立日常考核和年度评价机制,协助党组织从严考察、配备、管理团干部,对襄汾县委巡视巡察下级团组织发现的问题,要协同整改、指导整改;广泛联合社会力量,扩大团委的影响面。
  团襄汾县委书记司良表示,下一步,团襄汾县委将继续推动青年电商培训工作,同时与襄汾县科学技术协会合作,举办襄汾县大学生“返家乡”视频科普大赛,宣传襄汾县的方方面面;与襄汾县蓝天救援队合作,定期深入校园宣传防震自救、防溺水、防踩踏等安全知识,助力安全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