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13日
特能集团晋东公司机械制造分厂50车组数控车工王健强

牢记责任与使命 用奋斗点亮青春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吴琼

  1992年10月出生的王健强,2015年7月入职晋东公司机械制造分厂,从事数控机床操作。入职以来,他多次荣获“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一星级志愿者”“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
  机械制造分厂的木工工房内,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一沓又一沓的产品包装箱。“我需要根据工艺图纸要求,把箱体的字符打磨掉,同时还要确保箱体表面平滑,以备后续可清晰地喷印与产品相应的信息!”王健强说,从学徒到高级车工,他认为,熟练操作数控车床是本职;从信念执着的青年到胸怀壮志的工匠,他坚信,勤奋学习专业技术要领是使命。参加工作8年来,他时刻牢记责任使命,锲而不舍地打磨着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精湛的技术和不懈的奋斗点亮了青春。

8年“修炼”让青春更闪亮

  刚入职时,所有人都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在观看事故警示片后,王健强曾对实际操作产生过抵触情绪,也曾因看到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种种场面而退缩过,但最终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经过与领导和老师傅的沟通交流,他明白了规范操作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保证,遵章守纪是推动安全工作的核心要义。当看到老师傅们在规范操作、遵章守纪的同时,还不停地进行着数控技术的革新,勇于挑战的王健强意识到,作为年轻人不能给数控大军 “拖后腿”。于是,他利用工作之余主动学习各类车床的操作和编程、细心钻研机床的作用原理,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搜集有关书籍文献,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师傅、技术员请教等方式,不断提升着数控专业技能。
  如今的王健强,除了熟悉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和调试,还可以做到独立对各类工件进行工艺分析及复杂零件的程序编制。

爱岗敬业 让青春更出彩

  在日常的工作中,厂里的工人师傅都知道打磨产品包装箱完全是手工作业,又脏又累又耗时间,可王健强却勇挑重担,利用工作之余打磨包装箱。打磨中,他创新打磨技巧,多次试验,屡换器具,大大提高了打磨效率。
  工作中,王健强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喷漆、刷漆气味浓重,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面罩,即使是盛夏时节也不例外,而王健强一干就是一整天。实在太热时,他就摘下防毒面罩擦擦汗,再继续干,毫无怨言。每逢遇到急难险重的生产任务,他总是迎难而上,加班加点地完成零件的加工。只有加快加工速度才能保证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他就像装了马达似地不停歇,穿梭在各个工房之间,数控机床操作、修理产品包装箱、参与产品普验,凡是需要他的工序,一定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分厂的老师傅常调侃他:“小王这个年轻人是真能受、真能干,永远充满干劲儿,没白天没黑夜地干,也从来不知道累。”“说实话,不累是假的,是挺辛苦的,但是完成工作时的那份充实感,是什么也无法替代的。”王健强说。
  忙于工作的王健强,无暇顾及年幼的儿子。为了能和爸爸多玩会儿,孩子常常坚持晚睡,只为等待加班归来的爸爸。“看着孩子小小的身影,我也挺为难的,可是没办法,舍小家为大家嘛。无论生活、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我更希望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王健强笑着说道。

乐于奉献 让青春更靓丽

  王健强积极学习传承兵工精神、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管是夏日炎炎,还是数九严寒,他都以坚韧的毅力,按要求严格完成每种产品的生产任务,用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年轻人。面对刚入职的同事,他以身作则,带领他们迎难而上;遇到工艺瓶颈,他帮助大家的同时,与老师傅一起编程、对刀、调试、加工,完成攻关。
  踏实稳重的王健强爱心满满,不仅经常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还经常投身公益事业。疫情防控期间,每次的志愿者名单上都会出现“王健强”三个字,他奉献爱心,不图回报;今年主汛期期间,河北降水量偏多,王健强又利用休息时间自行给当地运送物资……这样的事例,在他的生活中已成为常态,他把爱心献给了真正需要的人。
  作为国防建设的兵工人,王健强深知,只有把技术、产品、人品锤炼过硬,才能高质量完成装备保供任务,为建设现代化企业、促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