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宣教接地气 消保“五进”解民忧
本报记者 贺美晓
为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主动适应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新形势、新要求以及不同金融消费者群体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朔州分行牢筑金融为民理念,开展“携手·消保”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五进入”宣教活动。
该分行工作人员走进乡村,通过高音喇叭,向全村农民广播征信、反洗钱等金融知识,现场张贴宣传条幅,召集部分村民开展金融知识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逐一解答金融问题,普及各类防假识骗知识,主动提示电信网络诈骗、伪冒金融机构行骗、虚构金融广告、虚假网络投资平台、银行卡盗刷等非法金融活动的诈骗手法和主要特点,引导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帮助村民守住“钱袋子”。
社区的老年人时常被智能设备所困,“不会用,不敢用”成了生活中最大的难题,为了帮助老年客户解决这一难题,该分行为社区老年客户开展了智慧助老科普知识讲座,“金融知识宣传大使”手把手教老年客户使用智能设备,详细讲解反诈知识及电信诈骗案例,进一步提升了老年客户的防诈意识及素养,获得了社区老年客户的一致好评。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群体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青少年金融素养,该分行以开学季为契机,走进朔州中小学开展反洗钱、反诈、反假货币等金融知识宣传活动。通过设立金融知识咨询点、发放宣传折页、悬挂宣传横幅、开展“反诈小课堂”等多种宣传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了常见的反洗钱套路和诈骗手段及其危害,引导广大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远离“校园贷”,提高防骗意识和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为帮助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该分行工作人员宣传小微企业、消费信贷、绿色金融、息费减免、乡村振兴等普惠金融、民生保障、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出台的纾困、惠及民生、提振消费的金融政策、措施,并面向职场员工等青年群体,聚焦金融常识,围绕消费信贷、个人信息安全及保护、防范投资理财风险等知识进行宣传,引导金融消费者提升识别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及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该分行精心准备宣传资料,走进周边大、小商圈,开展全方位宣传,重点向商户宣传防范合同诈骗、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常识,积极回应和解决商户提出的困难和具体问题。针对节前旺盛的采购需求,工作人员向商圈内的商户及消费者,重点宣传新版人民币的防伪特征,以提高对假币的辨识能力;普及宣传防骗反诈常识、提示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倡导理性消费、诚信经营的理念。
下一步,该分行将持续走进各类群体,不断提升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开展有特色、多元化、接地气的宣传活动,普及简单、易懂、实用的金融知识,让金融知识深入人心,有效提高金融知识普及的深度与广度,发挥金融所能、推动社会所盼、满足客户所需,擎起金融业守护消费者权益的“标杆旗帜”,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