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19日
共青团长治市潞城区委

“四力驱动”破题助推改革落地


    本报记者 刘琴 郭丽菲

  抓团干部队伍聚合力、抓团组织建设激活力、抓团员队伍增内力、抓党团队一体推进添动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长治市潞城区委立足“四力驱动”,勇于自我革命,以改革永远在路上的韧劲,以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核心,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潞畔青影”,全力推进多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

  今年,潞城区将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纳入全区2023年重点改革事项统筹推进。区委常委会研究审议通过《长治市潞城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具体改革举措26条,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纳入改革督查和巡察监督内容,确保上下齐心、横向贯通、同向发力。目前,团潞城区委有专职团干部4名,已配备挂职副书记1名、兼职副书记2名,同时聘用41名潞城籍在校大学生作为基层团组织兼职副书记,团干部配备率明显提升。
  注重发挥兼职团干部的优势和作用,在重大事项决策和重大工作中,以头脑风暴法工作方式、项目化工作模式,促进兼职团干部发挥和利用其自身优势和工作资源;组织青年讲师团和红领巾巡讲团开展宣讲60余场,覆盖青少年5000余人次;组织全区团组织负责人到神头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申报“青春向党·团聚先锋”机关党建品牌创建,秉承“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发展”的工作思路,主动融入中心大局。

组织建设添活力

  打造“潞畔青影”志愿服务品牌,推出青影讲堂、青影悦读、青影助农、青影使者、青影护航和青影清廉六大志愿服务项目;创新“两新”领域建团新思路,组建快递物流、教育培训、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两新”团组织,覆盖团员青年200余人;升级潞城区9个城市社区团支部为团委,新增多个小区团支部,大力夯实团建基础,团区委干部包联各社区,团组织覆盖率明显提升;依托“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大学生到社区报到,建立团员到社区报到台账,真正让团员青年参与到社区基层建设中;新增9个城市社区“青年之家”,按照三星级标准打造,不断提升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凝聚青年力量。截至目前,潞城区已建成21个“青年之家”,乡镇、街道、城市社区已完成全覆盖。

强化队伍增内力

  严格入团标准和程序,制定下发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团员的发展和管理。截至目前,所有发展指标全部录入“智慧团建”,团青比均在合理范围。
  提升团员青年的使命感,组织新发展团员开展集中入团仪式,引导新团员感受入团的光荣,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并由青年讲师团为新团员上入团后的第一堂团课,激励广大团员青年砥砺奋进、勇当先锋,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体推进增动力

  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衔接贯通,不断加强党建带团建,将团建、队建工作写入党建工作要点,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党建督导、考核与团建督导、考核同步进行;建立健全推优入党、推优入团、积分入团、评议入团等制度机制,建立团组织负责人述职评议制度,将考评结果区分等次并向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反馈,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团的工作效能明显提升;规范各级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少先队社会化工作,实现有小学或初中的社区(村)少先队组织全覆盖,命名挂牌建立5个区级少先队实践教育营地(基地);持续推动“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青”字号品牌活动常创常新,带动基层团组织和青年立足岗位争创一流;积极推进“青春归巢”计划,举办大学生实践活动;联合区人社局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依托“青年之家”云平台,推进“青年人才团支部”“青年人才信息库”建设,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青年之家”、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等团的阵地双向开放、共建共享。
  下一步,团潞城区委将牢牢把握“先锋力量”的鲜明特质,立足潞城区高质量发展实际,以“青春同行”助力乡村振兴、“青春跃动”赋能基层治理、“青春共创”推动创新创业等重点工作为载体,通过开展 “我为项目建设凝新力”“我为乡村振兴加动力”“我为基层治理添活力”“我为青少年发展增潜力”“我为志愿服务聚合力”等系列活动,着力激发青年的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勇担青春责任,永葆奋进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