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20日
共青团大同市左云县委

持续答好“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青春答卷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郭丽菲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大同市左云县委紧盯改革任务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对接协调部门,不断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走深走实,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明显提升。

完善党的领导机制 强化团改支持保障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启动后,左云县委第一时间出台了《左云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将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推动团建、队建纳入教育系统督查。”团左云县委书记吕彦霆介绍道。同时,会同县委组织部联合印发了《左云县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为做好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积极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提供了政策依据;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县委巡视巡查、县级党建工作部署、县委全面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中,有效提升了团左云县委工作的辨识度、影响力。

增强干部选用科学性 充实基层团组织力量

  团左云县委配齐配强乡镇、村团组织工作力量,按照乡镇团委1名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2名挂兼职副书记的原则,从返乡创业大学生、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在校大学生等青年人才中选配兼职副书记,有效充实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落实落细基层团干部考核评价,并建立考评退出机制,持续优化基层团组织干部队伍,引导广大团干部养成密切联系青年、热情服务青年的良好作风;建立左云县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机制,组织基层团委书记召开述职评议大会,客观总结成绩、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落实推优入团 严把团员发展“入口关”

  团左云县委制定印发《左云县“双积双评”积分入团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针对年满14周岁不满15周岁少先队员的入团程序,着重从思想政治、道德品行、综合能力和日常教育4个方面具体考量,择优推荐为团的发展对象;印发《左云县中学积分入团实施办法》《左云县积分入团手册》,以积分入团为抓手,从源头上把好团员发展“入口关”,吸纳优秀青少年成为团员,让团员发展程序规范化、标准化;将志愿服务纳入入团考核指标,要求入团积极分子网上注册成为志愿者,服从学校和社区的安排,开展到村(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少先队员、入团积极分子登记积分,作为积分入团的重要内容;严控团学比例,按照初二年级“班班有团员、年级有支部”,初三以上年级“班班建支部”的原则制定团员发展计划,将初中、中职、高中团青比分别控制在15%、20%、30%以内。

优化团员管理 抓好团员教育机制

  以提高为党育人质量为目标,优化团员管理模式,团左云县委着力改革团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有信仰、讲政治、重品德、守纪律、肯奉献、争先锋的新时代团员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中学团校建设工作指引》和《新时代团校教育指导大纲》,全县5所中学全部成立中学团校,制定教学大纲;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制作《团务工作纪实手册》并下发各基层团组织;采用入团激励、评议激励、荣誉激励和机会激励等方式,分层分领域健全激励机制;加大线下实践基地建设,打造清风林党性教育中心、左云县禁毒教育基地、左云县革命烈士陵园3个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形成校内校外良性互补体系,全力为青少年搭建思想引领、学习交流的平台。

健全组织体系 丰富基层组织形态

  经过改革,左云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实现应建尽建,累计建立团组织238个、建立实体“青年之家”8个。同时,围绕县委中心任务和青少年需求,依托左云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打造“与你童行”关爱留守儿童、“青春有我”大学生志愿服务2个常态开展、具有稳定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品牌,帮助青少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空间维度;成立“青年突击队”2支,常态化开展品牌项目,在环境卫生整治、扶弱助残等工作中贡献青春力量。
  吕彦霆介绍,下一步,团左云县委将进一步拓宽改革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当代青年发展的新特征新规律,更好地发挥青年主体地位,以自我革新、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有力推动共青团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持续答好“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