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以“三聚焦”提“三力”
本报记者 庞勇 郭丽菲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朔州市右玉县委聚焦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勇于自我革命,以破除“机关化”作风和“行政化”依赖为主要任务,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在改革团的工作力量选用机制、改革组织设置和动员机制、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推动地方和基层完善党的领导机制等方面综合施策、大胆创新,共青团各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聚焦坚强“内核”着力提升团的引领力
拓宽团干部来源渠道,壮大工作力量。
配齐配强机关工作力量、换届选优专职工作力量、项目化运作补充工作力量。打破体制内外壁垒,构建“4+1+2+1+N”工作体系,壮大工作力量,充实乡镇团干部队伍;健全管理机制,畅通团干部成长渠道;探索“党政评价+团内评价”考评体系。
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健全县域组织体系。成立右玉县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印发《右玉县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成立右玉县教育团工委,建立教育团工委联席会议制度,对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重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聚焦联系“青年友”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
广泛联系青年朋友,培育科技、艺术、文化、体育等五大类青年社团17个,建立县级社团联盟,常态化组织、联系社团青年520余人;建立网上青年社群17个,联系覆盖团员青年427名,社会领域团支部联系社群33个,联系覆盖团员青年632人;号召10名基层团干部组建团员网宣队,做实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切实把团的政治属性有效延伸到网络空间。
为加强对返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团右玉县委组织100余名返乡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分两期参加了右玉县2023年团员青年“青马工程”培训班;成功举办“青春有约 才聚右玉”青年联谊交友会,受到广大单身青年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让更多青年人才扎根右玉,为右玉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广泛联系少先队员,扩大朋友圈。始终把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位,开展“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系列活动、“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我想对党说”“寻访身边榜样 感受先锋力量”等活动,不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抓实队前教育,在“六一”“十·一三”等少先队重大节庆日开展入队、离队仪式,以“沉浸式”洗礼,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有形化感知党、团、队的血脉关系;以体验式教育,打牢党、团、队一体化政治培养链条根基,启蒙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广大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
聚焦青春建功 着力提升团的服务力
积极动员招募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圆满完成右玉县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文旅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山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速度滑冰比赛、“右玉风·西口情”生态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西口情》沉浸式+行进式演艺晚会等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暖冬行动”、“美丽右玉 ‘河’我一起”净滩活动和“助力高考”等志愿服务活动。
团右玉县委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配合团朔州市委拍摄了右玉精神宣传片《看!劲松》《第六季红领巾爱学习-右玉精神》,发动组织团员青年拍摄《弘扬右玉精神 助力北京冬奥》和北京冬奥一起向未来宣传片,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开展“青春兴晋 右子归巢”大学生寒假、暑期实践活动,去年以来,动员右玉县67个单位为231名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持续实施青少年助学助困工程,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精准助学活动,在全县选拔符合条件、品学兼优的建档立卡家庭子女中筛选确定20名本科生作为受助对象,每人资助5000元;实施“希望工程1+1-幻方助学计划”,在全县符合条件、品学兼优的建档立卡家庭子女中筛选确定108名小学生作为受助目标,每人资助1000元;走进右玉县威东中心校举办“希望小屋”回访活动;持续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法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理念、坚定法治信仰、增强法治思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推动青少年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安全能力。
下一步,团右玉县委将继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地肩负起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让青春在全面推动右玉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