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四办”机制办实民生实事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马明清 张文星
记者1月6日从灵丘县获悉,灵丘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 “四办”机制,着力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瞄准重点“领办”。对于群众诉求集中、社会广泛关注、改革发展迫切需要的急事难事,由县级领导干部牵头领办,建成公益性零工市场1座、户外工作者驿站1个、示范性托育机构1所、运动健身场地2处,改造老旧小区15个、公共卫生间3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送戏下乡演出205场,送医下乡义诊92次,开展“两癌”筛查3010人,县政府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全部高标准完成。
用心用情“帮办”。在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全代办”服务专区和重点项目帮代办中心,推行窗口前移、“移动办公”制度,在企业开办窗口实行“口述式”帮办服务,申请人全程“只动口、不动手”即可完成公司设立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用时不超过30分钟,代办率达到80%以上。在全县农村推行“顺路帮办”为民服务模式,村干部利用入乡进城办事的机会,“顺路”帮本村群众去相关部门办理民生事项,群众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特殊群体“上门办”。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相关职能部门开辟 “绿色通道”,推出“上门办”服务,干部跑腿上门,让重点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周到的服务。县残联党员干部组成先锋服务队,先后5轮到全县11个乡镇,为120余名居住在山庄窝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开展上门办证、换证服务,为293名残疾人配发了轮椅、手杖、助听器、坐便器等辅助器具,为79户困难残疾人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提高效率“便捷办”。县政务大厅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行“7×24小时不打烊”服务,完成自助办件3104件。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延时服务”,利用节假日和8小时之外的时间为群众办理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县人民医院实行“一号管三天”就诊模式,既方便了群众就医,又减少了医疗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