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4月08日

城市如何留住年轻人?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2年有哪些新变化


  两年前的4月,共青团中央等17个部门联合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45个城市、99个县域成为首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如今近两年时间过去了,试点城市建设得怎么样?记者深入多个试点城市走访调研,带来最新的变化。
  什么是青年发展型城市?简单说,就是城市建设中要让“青年优先发展”,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来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要在一座城市生存发展,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有收入、有地方住。怎么解决年轻人就业、住房问题?这些试点城市给了哪些答案。
“青年驿站”助毕业生低成本求职
  眼下正值春季招聘黄金期,在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试点城市江苏苏州,从外地前来求职的2024届高校毕业生张聘正在姑苏区的“苏青驿站”办理入住手续,通过小程序预约,她可以累计享受三到十四天的免费住宿。目前,苏州市已建成120家“青年驿站”。
  除了为青年找工作提供短期居所外,如何解决青年 “租不好房”“买不起房”等现实问题,山东推出了“青年优居计划”,针对性解决青年过渡住房、短期租房和落户购房等不同阶段的困难。不久前,从外地来到济南工作的刘骐瑞,通过租房申请后,很快就“拎包入住”了离工作单位很近的一家青年社区。
  城市是青年人口最集中、发展最活跃的区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1%,高于整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个百分点。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则因青年而兴。近年来,不少省份因城施策,出台了多项普惠政策和实事项目,积极建设青年发展型社区、街区。青年在享受城市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实现了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青年创业者入驻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老街区焕发新活力。在长沙市中心,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潮宗街,是长沙市首批青年发展型街区,吸引了不少青年创业者的入驻。
  去年大学毕业的雷雨晴和同学们选择留在长沙发展,他们的工作室就开在了潮宗街,主营非遗工艺——灯工玻璃的制作和体验,受到不少到年轻人的喜爱。入驻街区后,让雷雨晴感到暖心的是,当地团委帮助他们对接贷款等政策,还在街区定期举办读书会、分享会等交流活动,带动大家共同成长。启动青年发展型城区、园区、街区、社区等青年场景的建设,实施产业引青、平台聚青、就业促青等重点行动,提质提档青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青年路社区,距离西湖仅1公里,紧邻杭州繁华的湖滨商圈,是一个结构紧凑的老小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许多居民购置了新能源车,其中大部分是青年住户,在老小区充电难成了他们迫在眉睫的问题。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社区通过“青年议事会”把大家聚在一起,问题摆在桌面上,一项一项解决。
  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蒋剑俊表示,我们其实更好地了解了一些青年人的需求。同时结合了青年人他的一些专业背景,把他们的一些专业优势整合到我们的议事会议当中来,实现双向奔赴。
  如今在杭州,“青年议事会”已经成为一种模式,由青年线上提出问题,申请“开厅议事”,线下与青年面对面商议解决。像老小区加装电梯、小区物业服务提升等一些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很多都通过 “青年议事会”得到妥善解决。一些社区还借助大数据,动态感知青年人关注的话题,对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自动匹配生成议题,及时回应青年诉求。
多省市将促进青年发展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得青年者得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青年的创新活力、创造潜力和创业热情,将极大促进城市的产业革新、科技进步等硬实力的提升。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全局来看,我国城镇化的上半场是由一些自然资源要素驱动的,而进入城镇化下半场,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阶段,是由人才创新驱动的城市。
  城市和一代代青年的双向奔赴,是循着“城人产”的底层逻辑链条。这就给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整体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契机,倒逼产业革新、科技进步,促进高质量发展。其次,青年的流动落户和集聚对城市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城市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求城市打造和培育开放、包容、动态、多元的生活方式。
  城镇集聚青年人才,鼓励他们投身产业发展,参与社会治理,不仅能将过去城镇化的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有效提升城市的硬实力,还有有助于文化繁荣、思想包容等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最终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