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5月22日
太原市杏花岭区大东关街道大东关街南社区主任助理、信息员、网格长薄元超

做实做细网格治理大文章


    本报记者 陈彤

  薄元超出生于1993年,于2020年通过人才引进考试入职太原市杏花岭区大东关街道大东关街南社区,现为该社区主任助理、信息员、网格长。在他看来,在有限的青春沉淀到社区一线,用奋斗描绘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光荣而又伟大。这是一种奋斗的激情,一种对基层工作的向往,更是一种拼搏的姿态。
  任职期间,薄元超积极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以行动践行初心、用实干担当使命,在 “基层大熔炉”中感受四季更迭、锤炼服务本领。“多年的基层生活,我已经逐步融入了基层、磨练了心性、增长了才干,基层是成就梦想的土地,我要做一粒种子,用拼搏浇灌,让青春之花在奋斗中绚丽绽放。”薄元超说。

担当作为融入社区

  谈及刚刚进入社区工作的场景,薄元超至今都记忆犹新。他表示,刚进入社区,一切都很陌生,也很新鲜,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不容一点虚功,如何有效开展工作、解答居民诉求,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了更好地融入社区、融入基层,薄元超虚心请教经验做法、沉心入户走访调研、耐心倾听居民诉求、静心研读政策法规,工位讲台、小区院落、企业门店、拆迁工地……可以说,社区的每个角落都是他工作的“舞台”,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一天天加班准备,撰写信息简报一次次反复修改,做居民工作期间一次次反复联系,就像春天播下的种子,静待花开绽放。
  走出高校“象牙塔”的薄元超为了努力让自己跳出 “舒适圈”,始终积极担当作为。为提升党员理论素养,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他化身“宣讲员”,讲解党史故事、宣传党建文化;面对居民间的矛盾纠纷,主动化身“和事佬”,了解掌握矛盾的堵点难点,积极协调化解;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以“唠家常”的形式,常态化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安全知识宣传;为改善辖区人居环境,充当创城一线 “先锋员”,深入摸排老旧小区环境问题,清垃圾、铲广告、劝阻不文明行为,营造宜居舒适生活环境。
  可以说,薄元超如春风化解干戈,如丝线系紧邻里,用真诚的态度、长足的耐心,架起群众之间的“和谐桥”。居民对此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居民李女士说:“小薄经常跑前跑后为大家忙活,我们家里有什么事需要帮忙,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他非常贴心,真的就和家人一样。”

务实求变温暖民心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做不惧千万事。疫情防控期间,薄元超不分昼夜,时刻严阵以待。
  “您好,麻烦出示一下您的行程码和健康码。”这是薄元超工作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疫苗接种、南站值班、小区值守、信息摸排、登记入户、核酸检测、转运流调……他与社区志愿者们一道并肩作战,用努力换平安,用真心换真情,用坚守换来辖区的安全稳定。
  大东关街南社区居民多、老旧小区多,经济困难、身患疾病的群众也多,薄元超始终相信“只有用脚步才能丈量出最真实的民情民意”,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手账本,每到一户居民家中,核身份、采信息,拉家常、听心声。根据走访情况,建立基础信息台账、问题台账,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当场解决答复的给予当场解决答复,不能当场解决答复的及时汇总上报,制定解决方案,并跟进落实情况,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切实在大走访中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走出情怀、访出民心,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刘师傅家庭困难”“张大姐无人照顾”“王大爷儿女不在跟前”……事情虽小,却时时处处体现着薄元超做居民工作的耐心和决心。面对结对包联帮扶的居民,薄元超会结合手账本中记录的诉求,力所能及为其送去“温暖”。唠家常、听民意,他用真挚的感情和务实的作风温暖着民心。
  对于未来,薄元超表示,将继续做实做细网格治理大文章,不断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