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6月18日

建立适应国企发展要求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

●晋控电力塔山发电山西有限公司 高海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深入,国有企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创新工作定位、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下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到位,必须认识到位、找准坐标原点。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凝心聚力的重大责任,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增强生命线意识,把工作融入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渗透到各个环节,内强素质聚合力、外树形象促发展。增强大局意识,使工作紧扣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中心工作部署,动员和激励广大职工为各项任务目标而奋斗。增强凝聚意识,把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国有企业的决策精神、价值理念等,及时传达给干部职工,畅通舆论和信息渠道,在工作上形成发展合力。
二、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
  严明的制度和高效的执行力是提升国有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是国有企业落实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保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夯实制度基础,按照《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舆论的实际效能,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一)建立“基础体制”畅通工作。
  建立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考核机制及保障体系,畅通宣传思想工作文化渠道。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领导的工作责任,从体制上确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企业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在机构、人员、设备等方面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确保宣传思想工作文化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三是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打破过去“大锅饭”的做法,奖惩分明,鼓励创新,从而调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并加强定期审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二)建好意识形态工作体系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企业重要议事日程,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委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建立落实网络舆情管控、舆情风险自查、媒体应急公关、工作责任追究等工作体系,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同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制度,将意识形态工作的执行及成效纳入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并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违规违纪问题,严肃追究问责,形成常态化机制,激发党组织工作创新活力。
  (三)创新全媒体、融媒体传播机制
  融媒体时代赋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使命、新工具、新媒介.国有企业需充分运用 5G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优化传统媒体、拓展新兴媒介,创新构建自主可控的全覆盖融媒体传播体系,搭建“报、网、视、屏、微、端、抖”为一体的全媒体平台矩阵,并针对不同平台特点优势将媒体宣传功能进行区别定位,形成有效实现信息的社会交互传播,扩大传播覆盖面,汇聚传播新合力的机制体系,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宣贯传播作用,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企业的主阵地。
三、建设卓越的思想文化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在其发展壮大进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观,是企业引导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源泉,应将党的思想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国有企业应根据企业发展实情,坚持“两个结合”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方向,紧密围绕“思想动员是前题、文化引领是保证”的思路开展工作,探索出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新模式、新功效并更好地融入生产经营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思想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国有企业应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并推进发展,实现文化繁荣、基业长青。要围绕企业文化战略的总体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引领、核心价值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宣传舆论引导、精神文明创建等系统工程,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企业发展目标、个人愿望追求统一起来,增强与广大干部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荣辱与共。
  卓越的企业形成于卓越的绩效,根源于卓越的文化。国有企业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并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量化依据和评价标准,助力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身的文化特质和发展方向。实施有效提升规划文化战略,建立识别系统及文化测评体系,制定《企业文化实施计划》及KPI一级、二级指标(关键绩效指标)的企业文化绩效管理系统中,发挥“化而治之”的作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强化于干”“转化为绩”“优化于效”,将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全面提升企业与员工素质、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铸就卓越品牌。
四、创新和丰富活动体系
  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主题活动,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实见效的重要保证。活动要注重载体创新,载体的选择上,应坚持固定活动和与时俱进创新活动相结合。
  通过深化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主题活动日等,落实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教育、形势任务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员工思想状况调研测试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家谈”等活动为载体,动态把握员工思想热点,了解员工所想所盼,加强思想引导和情绪疏导。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职工运动会等活动,全面深入熏陶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为提升员工认同度,使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巡礼”图说笔谈征集、“核心价值观大讨论”、企业精神表述语征集等系列活动。运用好新闻策划、设立企业“开放日”,策划重大主题宣传和专题报道,充分挖掘利用新闻资源,开展正面宣传报道,讲好国企故事,传播国企声音,展示国企形象,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在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应坚持从企业实际和职工群众需求出发,并赋予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职能,积极探索活动的实现形式,进行因时、因地、因情制宜的灵活变化和新巧适应,事半功倍地达到组织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