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6月27日

社会生态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研究

●山西警察学院 尉译心


  摘要:当前,就业形势持续严峻,就业心态逐渐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山西警察学院近两年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对50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大学生就业心态呈现出“缓、慢就业”“盲目从众”“整体求稳”等新常态。基于当前社会生态环境对学生就业心态的影响,力图从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家庭、学生等方面共同发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个性化分类研究与指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提升择业技能,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关键字:社会生态;大学生就业;就业心态;个性化就业指导
  近年来,各高校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做好就业准备,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充分就业。但是“缓、慢就业”“盲目从众”“编制为王”等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高频词语,关注并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心态特征、变化趋势,影响和引导就业心态已经愈来愈重要。以期通过社会深度关注,进而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选择。
  一、生态视域下高校毕业生近年的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生态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心态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在攀升,预计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高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
  根据近年来合作程度较深的十余家企业校招情况体现,2024年招收应届生总人数再一次减少,985、211院校优先招录趋势更加明显。究其原因,首先是供给人数大幅增加,今年高校毕业生明显多于去年;其次是招聘需求人数小于去年同期;第三是后疫情时代,企业缩减人员开支,暂停招聘甚至裁员,以降低成本,保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就业形势严峻,多数大学生毕业后感到迷茫,心态因素愈来愈凸显,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调查研究及结果
  针对就业群体的调研主要为就业心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面向我院本科2023届、2024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就业现状、择业心态。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微信进行发放,问卷共发放214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回收1786份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到83%。同时,针对50名2024届毕业生通过访谈法深层次调研,了解其就业心态。后期借助问卷星和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通过编号,提取特征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提炼,最终凝练成“缓、慢就业”“从众”“依赖”“倾向编制”4个核心类属。
  总结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如下:
  (一)缓就业、慢就业心态
  由于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幅减少。受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选择暂时不就业,继续深造、创业、自由职业等不同形式的探索和追求。同时,也出现了“逃避”就业,或者“宁缺毋滥”的慢就业心态。
  (二)盲目从众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了解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意义,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求职过程中,在群体压力下,易受他人引导,趋向于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或态度。日常生活学习中,部分大学生对就业的政策和信息关注较少,临近毕业季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没有章法地匆忙准备就业。这些现象造成了部分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时,对未来发展规划比较迷茫。毕业生就业盲目跟风的从众心理,也导致了人才市场上岗位热度两极分化的明显现象,对毕业生个人、用人单位、社会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依赖心态
  在当前社会环境、发展理念以及社会需求的驱动下,大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期间常有被动接受、等待引导的心理,过渡依赖家长、同学、老师、学校的指导、意见和帮助。甚至有的毕业生缺乏独立的能力,在心理上将工作问题寄希望于老一辈走后门、拉关系等非常规的手段上。这不但会使得毕业生错失了良好的就业机会,还会进一步引起广大大学生对社会公平的怀疑,进一步造成消极就业的后果。
  (四)倾向编制
  在当前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编制职位工作稳定,这对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次,编制职位往往与社会地位和认同感联系在一起。大学生追求编制职位,也是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同时在很多家庭中,尤其后疫情时代,父母更倾向于子女能够获得稳定的编制工作,这种期望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决策。但是当前毕业生求稳不求高速发展的现状,也直接影响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复苏。
  三、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正确引导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就业心态则是影响就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正确引导就业整个社会都应高度重视。根据以上分析,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探索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心态。
  (一)不断加强自我认知,提高抗压能力
  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对照市场需求,认识到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竞争力,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做好心理准备,提高适应新环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抗压能力,树立乐观的心态和正确的就业观。面对当前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不明朗的形势,积极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提升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能力,建立自信,缓解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二)家长做好孩子的引路者
  家长在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正确引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的引路者和支持者。家长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期望,与孩子保持开放和诚实的沟通,了解他们的职业兴趣、价值观以及对于就业的期望。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愿。能够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孩子获取就业市场的信息,如行业趋势、职位需求等,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就业决策。同时还要理解孩子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工作机会和经历,即使失败也是成长的机会。教育孩子重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持续学习等价值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引导孩子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责任,鼓励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高校逐步提高专业化的就业心理指导
  高校逐步提高专业化的就业心理指导,首要的就是不断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优化指导体系,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内容,多学科并举将心理学原理和实践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就业心理支持。
  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力量,创新就业管理及服务模式,强化就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打破“数据孤岛”,深化数据融合,构建开放、共享、一站式的就业管理服务平台。精准分析匹配学生专业特长数据与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数据,精准地根据个性化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提升职业发展的意识性和主动性。
  (四)社会各部门通力合作助推就业
  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也关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也应通力合作,共推举措共助大学生渡过就业难关。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对基层岗位的宣传力度,对创业大学生给予政策上的优待。其次,各地社会保障、劳动、教育等相关部门需通力合作,创立大学生就业保障以及贫困救助机制,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大学生顺利地从学校进入社会。(2023年度山西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T2023E82)
  参考文献
  [1]张嘉玲,何铬颖.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23(30):142-144.10.16400/j.cnki.kjdk.2023.30.044.
  [2]齐鹏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态 [J].高教论坛,2020(8):56-57.
  [3]李秀玫等 .在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之间——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态度的变化 [J].文化纵横,2021(1):120-129.
  [4]Lechner,CM.,Sortheix,FM.TheDe-velopmentofWorkValuesDuringtheTransi-tiontoAdulthood:ATwo-CountryStudy[J].VocationBehaver,2017(12):52-65.
  [5]杨勇.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17):86-87.10.13665/j.cnki.hzjjykj.2023.17.024.
  [6]孙耀威.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J].四川劳动保障,2023(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