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6月27日

0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及干预策略

●山西传媒学院 李冬萍 贾燕璐 贺文艳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做好就业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0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这一群体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策略,旨在丰富和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策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0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习近平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2022年第一批“00后”本科生毕业,我国人才市场进入“00后”时代。同时,00后大学生因独立个性、务实活跃等特点,择业观和就业观出现新变化。因此,研究0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问题及干预策略,对于做好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0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为进一步了解0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及存在的问题,笔者抽取山西传媒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383份。现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一)就业期望与职业规划
  一是继续深造是00后大学生的主要选择。40.4%的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留学,通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来实现更好就业;二是67.7%的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三是“新一线城市”是00后大学生择业城市的首选,占比68.2%;四是薪酬与福利成为00后大学生最关注的择业因素,占比88%。
  (二)自我认知与能力评估
  一是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占比84.8%;二是65.1%的学生表明未来会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54.3%的学生在对自己专业能力评价时选择了“一般”,33.9%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评价选择“满意”。这表明00后大学生在求职就业和未来发展方面,希望运用现有专业背景和知识在就业中获得优势与影响。
  (三)就业压力与心理调适
  一是多数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不乐观,47.8%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很严峻,对自己未来就业感到担心;二是多数学生应对求职压力的心态较好,46.5%的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展现了较强的适应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三是77.4%的学生认为实践经验缺乏是造成自己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二、0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环境与就业市场
  1.当前经济环境分析。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整体保持增长,为就业市场提供了基本保障。此外,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新兴行业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2.经济增长速度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带来的是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部分行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旺盛,而一些传统行业则面临人才过剩的问题。
  3.就业政策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会对就业市场造成负面影响,而就业政策的调整对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有直接显著影响。
  (二)教育因素与人才培养
  1.高校扩招与毕业生数量增长。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增长,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长。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6万,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8万,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1179万。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匹配度。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不匹配的情况。一方面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进校时的计划赶不上毕业时的变化;另一方面新兴行业人才需求迅速增长,但高校专业设置存在滞后性,导致相关领域人才短缺。
  3.教学质量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庞炜等(2015年)指出高校的教学质量将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本结果反映了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不自信的态度。
  (三)个人因素与职业规划
  1.就业心态与就业形势。本次调查问卷中有47.8%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很严峻,41.2%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感受到就业压力的同时,46.5%的学生能够以积极心态去面对,说明大家的就业心态是积极的。
  2.就业指导与求职技巧。调查问卷显示,77.4%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实习经历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这说明就业压力部分来自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此外,高校对求职技巧与就业心理的指导也较为薄弱。
  3.就业规划与自我定位。调查问卷显示在就业方向上,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为40.4%,选择考公考编的比例为19.7%,求稳心态较为常见。这也间接反映出00后大学生希望通过慢就业等方式缓解就业压力。
  (四)社会因素与家庭期望
  1.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00后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考虑最多的是薪酬待遇(88%)、工作的稳定性 (74.3%)以及性格与兴趣(85.3%)。经济增速的放缓和新增就业岗位的减少增强了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导致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趋向于求稳。 (下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