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的因素分析
●运城学院体育系 仝红发,运城市教育局 王莉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观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在明晰课后服务目标主旨的基础上,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讨论课后服务在学生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和身心健康功效方面的实施困境,同时考虑校园体育与运动教育的特征规律,总结课后体育服务的实施影响因素,发现运动项目内容结构的设置问题、运动安全保障与职权分配问题和家长课业焦虑的态度评价是影响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课后服务;课后体育;校外培训;影响因素
一、前言
课后服务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时空衍生物,旨在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的现实民生问题。课后体育服务作为其中的特色教育内容与形式,成为助力解决民生现实问题、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要 “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同样基于减轻家庭负担,构建良好育人环境。自2017年教育部印发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至今,中小学课后服务已初建雏形。有别于传统课后体育活动的课后体育服务,现在的课后服务更多是以周内一定频次、校园区域环境的时空形式出现,并且以常态化、优势性体育项目社团性质面向不同年级、不同兴趣学生进行。
二、基于目标达成的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困境分析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大众对于课后服务的目标定位集中于建立在托管服务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 “课业辅导”“兴趣培养”“身心健康”的有效载体。依据目标达成维度,从家长满意度、实施困境和未来发展等角度,讨论影响课后服务质量实效的主要因素。
(一)针对课业辅导功能
大多家长理想的课业辅导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希望老师进行学习内容讲解或者环境秩序维持等方面管理工作。在课后服务环境与效果达不到家长预期的情况下,家长和学生就会形成期望反差,满意度下降。调查结果显示,课后学业辅导仍然是一些学校课后服务的主要占比形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各种困素综合作用,课后学业辅导服务产生两极化现象。一方面是雷同课堂教育。虽然国家明确禁止课后服务成为变相补课,但这样的辅导过程的确增加了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加了学生教室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表现是学业辅导服务流于形式,主要由于课后辅导管理制度尚不成熟,教师敷衍塞责、学习秩序混乱等现象偶有发生。
(二)针对兴趣培养功能
课后兴趣教育主要集中在艺术、科学、体育三大方面,需要大量社会资源助力校园课后服务水平提升,已是不争事实。只是处在探索阶段的“社会力量进校园”面临诸多政策导向、职权划分、规范管理问题,还需要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具体条件,进行融合尝试。多数学校在这些方向的原始师资配套存在较大偏差,加之学校对进校辅导人员资质水平、资金收费等方面管控受限,同时无法合理进行服务绩效评价,保障后期服务质量等,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学校课后服务。
(三)针对身心健康促进功能。
课后体育服务是建立在课后服务 “自愿”与“兴趣培养”双向选择和学生“幸福感”建立的基础上,助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重要功效。根据调查显示,大多家长在不考虑课业辅导冲突的情况下,基本倾向于鼓励孩子参与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户外体育运动、艺术素养培训和劳动实践体验。对课业学习压力的缓解释放,对校园环境的熟悉了解,对管理组织者的规范信任,加之参与群体的统一协调,都成为家长选择此类教育服务的充分理由。
三、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开展影响因素分析
课后体育服务是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兴趣服务方向。影响课后服务实施的主要因素同样作用于课后体育服务。但体育教育还具有其自身的项目特征与规律,实施过程中还受到一定特征的影响因素作用。
(一)运动安全保障与职责划分
学校体育的有效开展是建立在安全第一的教学原则基础上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尤以小学体育课堂最为明显,保障学生身体安全的硬性指标理念远高于传授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思想引导。课后体育服务也无法脱离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桎梏,带有一定危险性质的户外体育,或者运动量较大、强度较高的运动手段应用,都限制了课后体育服务体系的现实架构,因此种类丰富的各种运动项目、方法多样的运动手段依然鲜少应用在课后体育服务中,即便面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安全保障提供与支持,学校在选择方面也是慎之又慎。校方的相对保守行为,主要和目前校园伤害事故的职责归属等问题关素密切,当政策法规无法从安全保障、急救处理和法律职权等方面对课后体育服务做出明确且系统指示,安全问题就成为多样化开设运动项目与手段的最主要因素。
(二)运动项目的内容组织结构设置
在遵循学生身心特点与教育发展规律前提下,通过课后体育服务广泛开展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体育社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格是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以体育人的共同诉求。通过课后体育项目的兴趣培养与技能提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科学化的体育运动学习机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爱好与潜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与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也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方式。但是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开展,依赖于一定数量的体育师资、场地设施予以支撑。据研究结果显示,提倡社会力量参与校园课后体育服务的困境中,存在服务环境在校园还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两难尴尬。因为更多家长倾向于校园区域范围内的课后体育服务,对于校园相应配套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与现实中许多校园实际水平相差甚远。特别是地理位置座落于城区中心区域的中小学校,校园体育活动场地有限,保障相对完整、科学和系统的课后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自然成为一大难题。
(三)家长课业焦虑的态度评价
虽然理论讨论过程中,家长、学校对于学生身心健康重于知识学习的育人理念保持一致,但驱于现实环境,在中学阶段和小学高段家长表现明显,对于孩子学业焦虑与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矛盾,在课后服务时段的内容选择方面得到放大。通过调查发现,家长更容易接受周内较低频次及单一运动项目内容的课后体育服务。而学生个人自主选择的全周时体育课后服务,无论是体育项目内容相同与否,通常受到家长明确反对。大多家长群体无法接受自已孩子整个周内较多或全部参与课后体育服务。家长们更加倾向于具有调节性质的课后体育服务功能。敢于发声的 “佛系”家长和“内卷”家长两极分化的评价反馈,也成为调整课后服务风向的重要参考。毕竟课后服务的出发点致力于解决学校与家庭时空交叠的问题,学校需要充分考虑到家长意见和各方需求。
四、结束语
探讨包括课后体育服务在内的中小学课后服务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双减”政策的教育发展方向,是纾解民生问题、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体育思考。未来家校政社通力合作、协同联动,围绕课后服务中体育元素的多维创新,将会更加精准、个性和规范,以此实现课后服务纾困目标到育人目标的真正转向。(2023年度山西省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T2023D34)
参考文献:
[1]赵新峰.协同育人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康丽颖.家校共育:相同的责任与一致的行动[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45-49.
[3]胡雅静,柳鸣毅,闫亚茹等.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9,39(12):25-33.
[4]王亮,范成文,钟丽萍.美国、英国、日本“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体育实践特征与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22(07):104-110.
[5]唐汉卫.交叠影响阈理论对我国中小学协同育人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4(04):102-110.
[6]张加林,唐炎,胡月英.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环境特征与存在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03):21-34.
[7]马德浩.从割裂走向融合—论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的协同治理[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03):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