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7月19日

1800多年前的古人把“教科书”刻在石碑上


  在纸张尚不普及的古代,石刻碑文是文字流传后世最好的方式之一。
  汉武帝时期设立 “大学”——太学,并任命老师讲授儒家经典,然而当时纸张尚不普及也无法印刷,“教科书”全靠手抄,导致错误特别多,仿佛“盗版教材”。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人提出校订儒家经典文字,刻一套范本立于学校门前,用来刊误订伪。经过数年时间,7部经典、20余万字 (7部经典包括:《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双面刻在46块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口。学生们以此为据,传抄、学习,并作为考试的唯一依据,史称“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对纠正穿凿附会、臆造别字,维护文字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是中国最早的官方石刻“教科书”。它的出现开创了文字校正之先河,此后历代都有官方刻石宣布经文定本,不仅是官方“教科书”,还是官方“字帖”。“教材出版小组”在刻碑时,不仅订正了文字内容,还规范了字体。熹平石经用笔方圆兼备、刚柔并济、端美雄健,是标准的八分隶书。因为只用了这一种字体,所以也叫“一字石经”。
  不能来的学霸也有“奇招”,他们让人铺纸捶拓,把熹平石经上的文字“复印”下来,既不损害石碑本身,又能拥有清晰、准确的官方“教科书”,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这种捶拓技术间接促进了雕版印刷的出现。
  遗憾的是,熹平石经刊刻完不久便连遭战乱,开启颠沛流离的“命运”。南北朝时期,北齐权臣高澄将熹平石经从洛阳迁往邺都,结果半路掉进水里,最终只有不到一半的熹平石经到了邺都。隋唐时期,熹平石经不断被挪作他用,仅剩残石、残片四散乡野。曾经熹平石经前壮观的景象,被人们慢慢淡忘,自宋代以来,只留下偶尔发现的零碎残石,目前分别保存在多个博物馆中。
  如今,人们已经收集到了8000多个熹平石经文字,它们在等待破碎后的重聚。石虽冷硬,字藏深意,熹平石经见证了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仅使经典得以流传,更对书法、印刷等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