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7月24日
临汾市大宁县太德乡太德村第一书记张国庆

人到村心到户 倾心奉献解民忧


  本报记者 钟如杰 通讯员 侯耀强 张如愿
  
  一个手提包、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工作日志,这是临汾市大宁县太德乡太德村第一书张国庆驻村三年来须臾不离身的”三大件”。他从山西体育职业学院来到偏僻的大宁县太德乡太德村的第一天开始,就立志要在农村挥洒汗水,干出一番成绩。
  大宁县距离太原超过300公里的里程,驻村期间,张国庆陪伴家人的次数屈指可数。三年来,他通过实际行动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从刚驻村时村民眼中的城里干部,变成了如今交口称赞的好书记、贴心人。
  
  一双铁脚板 帮扶务求“真”
  
  2021年5月,37岁的张国庆来到太德村担任第一书记,这里耕地面积2000余亩,全村共有308户、796人,主导产业为果树种植业。上任伊始,他就把自己当成了村民中的一员,每天傍晚,张国庆都会坐在农家的热炕上和乡亲们面对面拉家常,了解村情民意,半个月就访遍了太德村的所有农户。
  他积极向村民学习请教,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因地制宜勾勒出一幅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通过发展主导产业促进村强民富。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张国庆为村民们提供教育辅导、健康就医、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等,不断满足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着力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切实提升了村民满意度。
  2023年驻村第一书记换届的时候,他又主动请缨留在太德村,和村民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一起谋划产业发展、一起攻克艰难,向美好生活不断迈进。
  “你对村民掏心窝,村民和你结 ‘亲戚’。你离村民距离远,村民看你不顺眼。”这是张国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一副铁肩膀 帮扶须担“责”
  
  回想2021年的时候,张国庆驻村就赶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过渡阶段,他在走访中看到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房子破旧、设施简陋、环境不佳,就及时向所在单位领导汇报,争取资金3万元对其进行了修缮,同时健全了各种服务设施。
  如今,日间照料中心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登记在册的70岁以上留守老人有15人,食堂配备照料人员1名。为老年人提供膳食、休闲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重点服务高龄、空巢、残疾和特困老年人。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张国庆根据太德村环境独特、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大宁宁脆苹果的产业发展要求,组织村民栽植和嫁接“大宁宁脆苹果”100余亩,村民在太德村集体产业园务工收入达10万元左右。
  驻村期间,张国庆每年向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争取消费帮扶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为村民销售滞销农副产品,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此外,他还准备因地制宜建设帮扶车间、发展庭院经济等特色产业、扩大“大宁宁脆苹果”的种植面积,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实到行动之中,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颗爱民心 帮扶怀真“情”
  
  “张书记是个好干部,我年龄大,行动不方便,有静脉曲张的老毛病,需要的药在这里买不到,张书记就经常托亲戚朋友给我在太原的大医院买,再往回捎。”太德村村民张金黄说。
  这些看似琐碎平凡的事情每天都在张国庆的身上上演着。在他眼里,老百姓的事再小都是大事。他先后帮助60余户种植户办理小额贷款发展主导产业或自主创业,有的人因家中有大病患者,生活困难,他就积极同太德乡卫生院联系,定期为村民进行义诊,减轻村民的看病负担。今年6月28日,他联系所在单位来太德小学开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学校捐赠图书231册。村里有些老年人没有手机,不能进行认证领取养老金,张国庆便逐户上门帮忙认证,直至弄懂弄通为止。
  村民张庭生的子女们都在太原打工,张国庆隔三差五就到他家帮忙种地收庄稼,在县城捎买生活用品,张庭生一家对张国庆充满感激。“我一去张叔家里,老两口就非要做饭给我吃,在他们心里我比亲儿子还亲。”张国庆告诉记者。
  驻村帮扶有任期,但服务百姓没有期限,怀着一腔爱民之心,张国庆把一片真情融入帮扶工作之中,在3个春秋的驻村工作中,他与太德村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感情,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