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民生听民意 医者仁心展风采
本报记者 赵云云 文/图
“太感谢张主任了,她不仅认真帮我们解答肠胃镜检查的疑惑,还悉心帮我们做心理疏导,让我们感到家一样的温暖。 ”近日,一名患者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太原市中心医院消化科主任张丽的手中。
张丽是太原市人大代表,也是太原市中心医院消化科主任。作为一名医生,她是患者心中“随叫随到的主任”,是死神面前抢救回无数患者的“浴血奋战的‘血管焊工’”、“喷着香水的‘掏粪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积极履职,为人民健康发声,为民生实事发声,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张丽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就怀揣着一颗救死扶伤的心,勤奋钻研医学知识,精益求精。
太原市中心医院是太原市级唯一一所三甲医院,承担着全市急危重患者的急救工作。张丽带领科室员工不断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开通“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绿色通道”,使医院急性上消道出血的救治率明显提高,止血成功率几乎达100%;开展消化道早癌诊治,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开展一个又一个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危重症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水平。从医20余年,不论是酷夏寒冬,还是白昼黑夜,在患者命悬一线的紧急时刻,张丽都会义无反顾、竭尽全力,成为患者心目中随叫随到的大主任。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医生最大的价值所在。
曾经有一名46岁的男性结肠癌患者凌晨2点前来就医。该患者肠道已堵塞达七八天之久,高度腹胀,随时可能肠道穿孔,甚至死亡。张丽当下决定组织护士和医务人员为他进行支架手术。支架释放的一瞬间,梗阻的排泄物喷涌而出,其他人本能地退后几步,张丽却高兴地大喊:“太好了,终于通了!”为此她得了个绰号——喷着香水的“掏粪工”。
作为一线医生,每天会接触各阶层百姓,同时作为人大代表,张丽在工作中始终心系人民群众,时时刻刻关注了解身体健康、医养结合、养老等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结合自身职业,她积极参加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的调研和视察工作,参加《太原市学校安全条例(草案)》论证座谈,就立法方面结合实际发表建议意见;赴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汾河四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现场调研,在调研和视察工作中更好履职,并思考提出了多项人大建议。张丽提出了《关于加强对太原市健康体检机构管理的建议》《关于在太原市开展消化道早癌城市筛查项目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做好医联体工作的建议》《改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汾东院区周边交通设施的建议》《关于加强太原市健康体检管理工作的建议》《鼓励助老适老服务多元化发展,培育壮大“银发经济”的建议》等建议,为解决民生实事贡献了代表力量。
在履职过程中,张丽非常重视利用和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桥梁纽带和直通车作用。她深刻体会到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民意的收集站,经常进站近距离听取群众意见。在联络站,群众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关切。无论是关于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还是关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公共议题,她都认真听取意见,并且和政府相关部门代表一起向群众普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这种面对面的宣传方式,不仅增强了群众对政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也提高了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充分发挥了代表联络站的宣传站作用和矛盾调解站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代表履职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同时,人大履职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张丽说,未来将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还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树立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