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9月04日

高平500余名大学生返乡实践点燃青春之火


  本报记者 李茹霞 通讯员 袁晓蕊
  
  他们瞻仰瓦窑头烈士纪念馆、走进杜寨八路军总部旧址,感受红色精神的血脉涌动;他们漫步康养釜山泫水湖畔、在喜镇苏庄的婚俗展厅,体验乡村振兴发展的蓬勃景象;他们驻足开化寺的精美壁画前、在光影绚丽的蔡志忠美术馆,领略家乡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他们走进康硕智能制造、不锈钢产业园,沉浸式感受家乡产业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日前,500余名大学生积极参加高平市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高平市委联合高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为青年学子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成长空间,引导他们在基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杨墨说:“这次活动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增强了我们未来投身家乡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其间,一场“文旅+实景”沉浸式剧本杀游戏,更是让年轻有趣的灵魂彼此碰撞,将返乡学子紧紧联系起来。
  
  搭建跟岗实践新平台
  
  团高平市委精心组织谋划、积极协调对接,47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了589个实践岗位,将招才引智关口前移,通过实践带动引才。
  经过双向选择,最终503人上岗锻炼,在开展岗前保密、安全、办公等培训后,他们开启了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之旅。通过建立一对一 “导师帮带制”,帮助大学生快速掌握基本情况、熟悉岗位职责,在这里,实践岗位与专业特长充分融合,大学生们增进了对行业的认知和了解,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经验,实操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哈尔滨工程大学法学专业的丁泓烨,选择了高平市人民法院书记员的实习岗位,她说:“在这里,我们能够直观地学习到完整的诉讼程序,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一一对应和细化,对我以后从事法律事务工作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和积累。”
  同样在跟岗实践中收获颇丰的还有河南大学药学专业的宁栩冰,她在兰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习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药品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要求至关重要,是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工作中必须始终保持冷静和耐心。”学子归巢的“橄榄枝”伸向了更多的有为青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返家乡”社会实践中,在基层一线经风雨、在群众身边见世面、在实践熔炉壮筋骨,不断开拓视野、学习经验、提升能力,让勃发青春与返家爱乡“同频共振”。
  
  解锁宣介家乡新体验
  
   “大家看我手中的酸辣粉,是由红薯淀粉制作而成,有机零添加,满满的高平味道、高平诚意一定不能错过……”在智创城直播间,返乡大学生庞卓朴和王楠化身“带货主播”,绘声绘色地向网友们介绍着各种高平特色农产品,吸引不少网友咨询购买。连续3场直播助农活动中,“青联委员+返乡大学生”携手推广宣传家乡好物,豆腐干、黄梨膏等农特产品,剪纸、葫芦等民间手工艺品悉数登场,搭上了“直播快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咔嚓”一声,《红领巾的背影》《童真》《小城盛夏》纷纷定格,记录下大学生眼中家乡的模样。来自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的杨斌说:“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正庄严地行少先队礼,那一刻我很触动,这就是红色精神的传承,激励着一代代人继续前行。”大学生们拿起镜头捕捉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用照片和视频讲述与家乡的独家记忆。
  8月7日晚,夜幕下的高平广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伴随着动感的旋律、欢乐的舞步,大学生专场晚会在活力四射的开场舞《奔跑的青春》中拉开帷幕。从致敬先辈到青春逐梦,从热爱家乡到筑梦未来,返乡大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青春应有的活力和担当,以热爱之名唱响青春之歌。
  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的大学生专场晚会,不仅是展示艺术才华的璀璨舞台,更是他们融入群众、服务家乡的桥梁,已成为大学生深刻理解家乡风土人情的情感联结。
  
  激发公益服务新活力
  
  孩子们围坐在大学生哥哥姐姐身边,全神贯注地学习毛笔书写握笔姿势、学唱英文歌……今年暑假,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王子慧,看到暑期公益课堂招募志愿者后,便第一时间报了名,“很开心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孩子们带来欢乐,为家乡贡献力量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感觉很有意义。”
  除团高平市委外,还有13个乡镇(街道)团委整合“青年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阵地优势,开设了52个暑期公益课堂,解决了1100余名孩子的暑期“看护难”问题,赢得家长的频频点赞。在国投康养服务中心,一群大学生志愿者为老人打扫房间、整理被褥,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鼓声、笑声、掌声交织,温馨欢乐的笑容洋溢在老人们的脸上;在新北社区,大学生们在专业培训后,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在丹河河畔,大学生们化身“河小青”,对河滩垃圾进行清理,身体力行做好垃圾的分类投放、清运,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号召大家共同保护母亲河……在投身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的实践行动中,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基层、提升素质,为城市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返家乡’社会实践如同一场热情温暖的‘双向奔赴’,在这场彼此赋能、相互成就的旅途中,青年学子们用心感受家乡的发展脉搏和温情怀抱,用实际行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高平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团高平市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