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9月05日

阳高优化乡镇编制配置让基层治理“车马适配”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张世凯
  
  “县里为我们增加了人员编制,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为‘马’赋了能。”近日,说起优化乡镇编制配置的新举措,阳高县人口大镇龙泉镇党委负责人直夸好。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中,阳高县作为全省统筹调剂乡镇编制资源试点县,针对全县11个乡镇中,大乡镇“人少事多”、小乡镇“人多事少”的人员编制配置结构性矛盾,通过科学测算、按需配置、动态管理,着力解决基层治理“车马不适配”的问题。
  聚焦问题,破题“车马不协同”。该县从全县人口最多和最少的两个乡镇入手调研。龙泉镇下辖3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1.16万人,总编制94名,“小马拉大车”的矛盾相对突出;长城乡下辖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0.17万人,总编制51名,一定程度上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集中调研共收集9大类18项190多条相关数据,征求意见建议30多条,为全县统筹调剂乡镇编制资源奠定了基础。他们还盘活编制资源,建立“县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基层编制周转池制度,保证使用效益最大化。
  科学定编,推动“车马同发力”。阳高县根据掌握的各乡镇情况,探索实行“1+4”编制分配的新模式,差异化测算乡镇编制总数,将40%作为各乡镇基础用编,其余60%的编制根据常住人口数、国土面积、行政村数量和个性化因素4类指标进行优化调剂,力求编制数与乡镇工作实际相匹配。在坚持乡镇编制总量“只减不增”的前提下,打破以往事多事少“一个样”、简单核算“一刀切”的平均分配编制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人员编制与乡镇治理需要相匹配,实现 “车马协同”。
  强化保障,力促“骏马拉驰车”。该县采取“瘦身”和“健身”相结合的办法,统筹调剂乡镇编制数,编制总量增加的乡镇有2个、减少的有9个。编制最多的龙泉镇达到126名,增加32名;编制最少的长城乡42名,减少9名,推动编制资源从“编多事少”向“编少事多”乡镇流动。统筹考虑乡镇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科学提出人员划转方案,确保有序衔接、平稳过渡。提出调整优化领导职数配备意见,推动职数配备与乡镇治理需求相匹配。为进一步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今年优先为空编的8个乡镇补充了15名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