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赋能 擦亮营商环境法治底色
本报记者 毛明辉 通讯员 闫凯
10月23日,晋城市检察机关召开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汇报座谈会,市、县两级检察机关汇报了相关工作,市直相关单位及部分民营企业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晋城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牢固树立 “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理念,充分履行“四大检察”职能,用足用活检察手段,构建集惩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于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以高质量检察工作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会议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检察各项职能,为各类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要依法履职尽责,进一步发挥好职能作用,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破坏金融经济秩序的各类犯罪,持续开展涉企刑事案件立案监督、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执行监督等活动,统筹推动多元司法保护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要凝聚工作合力,加强与工商联、公安机关以及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协作,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办理企业诉求。要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发布涉企典型案例,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引导企业增强法治意识,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为晋城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