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12月18日
太原市人社局信访仲裁科副科长赵圣杰

解民忧纾民困 人民公仆为人民


  本报记者 高静
  
  “我们人社干部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让群众少跑腿,自己辛苦点、累点没什么。”这是太原市人社局信访仲裁科副科长赵圣杰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上,通过信访工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近年来,他多次被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评为信息工作优异个人,2021年6月被太原市人社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1月被中共太原市委党校评为“太原市第14期青年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优秀学员”。
  
  热线电话解民忧
  
  赵圣杰认为,接听群众电话看似简单且微不足道,却可以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
  一天,太原市娄烦县的王大爷在太原市为民服务中心办理社保业务,但村里开具的一份证明材料落在家中,导致业务无法办理,而往返娄烦需要三四个小时,当时距离当天结束业务办理仅剩一个多小时。王大爷非常着急,打电话求助。赵圣杰接听电话后,告诉对方已将情况记录在案,马上帮忙咨询协调,便立刻和社保经办窗口进行对接了解。
  经了解,王大爷缺少的证明材料,按照相关规定可以用复印件、传真件、影印件代替原件,但是老人无法用手机接收该证明材料的照片,并且家中也没有传真机。赵圣杰第一时间与王大爷的儿子取得联系,让对方将材料照片发到他手机上,他代为打印出来,并陪同王大爷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完成社保业务。王大爷激动地握着赵圣杰的手连连道谢。
  自工作以来,赵圣杰累计接待咨询求助约19391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协调问题3902件,他坚持热情接听每一次来电、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真诚帮助每一名群众,通过一言一行展示着一名人社干部的为民情怀。
  
  信访工作纾民困
  
  赵圣杰说,信访工作的根本是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充分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才能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才能无愧于“人民公仆”这一称号。
  有一次,太原市人社局信访仲裁科接到四川籍农民工小王的电话,感谢赵圣杰和劳动监察执法队帮他要回了工资。
  原来,不久前,小王到太原市人社局信访仲裁科反映单位扣发工资问题。赵圣杰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刻转交太原市劳动监察执法队承办。不久,小王便拿到了被扣发的工资。
  这样的“暖心故事”在赵圣杰的工作中数不胜数。截至目前,共接待信访群众798人次,帮助信访群众解决困难323件;督促太原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完成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管理平台调解案件5410件。
  
  政策宣传入民心
  
  “很多便利老百姓没有享受到,是因为他们对很多好政策不了解、不知道。”赵圣杰说,“我们做宣传工作必须让政策传达下去,让老百姓能用政策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他不仅组织参与各类宣传活动,还主动服务群众,让群众享受到更多便利。
  自 “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赵圣杰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此项服务的同时,和同事印制了宣传单页、横幅、海报等,深入社区、农村,对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推进社保卡惠民服务进行广泛宣传,确保社保卡服务“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这一系列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截至目前,赵圣杰共撰写新闻报道3052篇,被各级媒体采用1300余篇;组织参与各类宣传活动90余次,参与人数累计达30万人次。人社部门的好政策、好办法,一步步走进群众生活,更多群众享受到便利,太原市人社局连续六年被人社部评为“全国新闻宣传先进集体”。
  人社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只有带着责任和感情,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才能将工作做实做好。赵圣杰表示,将立足岗位,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诚心诚意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