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1月07日
签约合作框架协议 开展关爱行动 揭牌帮扶基地

大同共青团“青”心关爱困境青少年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孙腾
  
  日前,团大同市委与市第六人民医院签署 “青心关助——困境青少年群体关爱行动”合作框架协议,并就如何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座谈。签约仪式上,团市委书记侯晓楠和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曹德共同为大同市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帮扶基地揭牌。
  此次签约既是“青心关助——困境青少年群体关爱行动”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建立大同市困境青少年全链条服务机制的一次重要探索实践。团大同市委和市第六人民医院将以关爱困境青少年成长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专业资源优势,从多个方面切实加强该市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深入推动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困境青少年的良好氛围,促进困境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据介绍,团大同市委组建专业队伍,通过政府购买项目、培育青年社工组织等方式,创新社会动员模式,联合市第六人民医院招募本市专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社工志愿者等专业人员,择优组建心理服务“专家库”,为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在深入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摸排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困境中小学生,重点关注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群体,通过测评、分类登记汇总,接续动态排查,形成“困境青少年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前期摸清底数后,针对有心理疏导需求的困境青少年,建立青少年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即心理危机和心理障碍‘检查—诊疗—干预—转介’绿色通道,优先安排符合帮扶条件的青少年进行门诊挂号、专业评估、心理体检、心理治疗项目,符合入院治疗指征的提供入院‘绿色通道’。”团大同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成立困境青少年心理帮扶小组,与困境青少年结对,上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服务项目,在进行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用心倾听心声,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