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1月10日
陵川县公安局崇文派出所民警武泽琪

看“00后”民警如何从“新苗”变“尖兵”


  本报记者 李茹霞 通讯员 常康
  
  1月9日上午,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陵川县公安局崇文派出所的办公区。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同事间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乐章。该所民警武泽琪刚刚结束一起棘手案件的询问工作,便立刻投入到新任务的筹备当中。
  今年25岁的武泽琪,自2022年9月投身公安事业,就以坚韧和赤诚在基层警务工作中迅速成长。从警短短两年,他参与办理刑事案件53起,成功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62人,实现了从警队“新苗”到办案“尖兵”的华丽转身。
  
  初入警营
  
  初入警营的武泽琪深知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他将每一次办案都视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不是在处理案件,就是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案件中的难题。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就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师傅和同事请教,认真倾听每一个解答,仔细记录每一个要点。
  下班后,武泽琪常常独自留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地钻研业务知识,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办案相结合。
  他常说:“公安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守护一方平安。”这种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态度,让他在短时间内迅速熟悉了各项业务流程,为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青涩到坚韧的蜕变
  
  2024年4月,武泽琪在日常工作中敏锐地察觉到一些可疑线索。这些线索杂乱无章,犹如一团乱麻,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他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案件高度负责的态度,坚信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背后,一定隐藏着重大秘密。
  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武泽琪和同事们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的战斗。他们不分昼夜地对线索进行分析研判,一遍又一遍地查看监控视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深入社区,走访群众,以此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然而,走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群众由于各种原因心存顾虑,不愿配合提供线索。面对这种情况,武泽琪没有丝毫气馁。他深知,要想获取关键线索,就必须赢得群众的信任。他和同事们一次次前往群众家中,用真诚和耐心去打动他们。
  “只要我们多跑几趟,多和群众说说心里话,他们总会理解我们的。”武泽琪总是这样鼓励同事。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武泽琪和同事们终于从杂乱的线索中找到了突破口。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和取证,他们成功查处了3起治安案件,将多名违法嫌疑人绳之以法。
  
  给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
  
  2024年6月,陵川县崇文派出所辖区内连续发生多起车内财物被盗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十分娴熟,每次作案后都能迅速逃离现场,钻进胡同、荒地等监控覆盖不到的死角,给警方的追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时间,辖区内人心惶惶。
  面对这种情况,武泽琪主动向所领导请缨,承担起侦破此案的重任。他深知,这是一场艰巨的挑战,但他更明白,作为一名警察,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武泽琪迅速投入到案件侦破工作中,从案发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入手,仔细勘查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通过对多起案件的综合分析,他判断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是社会闲散人员。为了尽快锁定嫌疑人,他将犯罪嫌疑人的图像与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掌握的劣迹人员信息进行逐个比对。这是一项极其繁琐且需要极大耐心的工作,但武泽琪没有丝毫抱怨,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个比对环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武泽琪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成功将其抓获归案,为群众追回了被盗的现金等财物。
  在基层派出所工作,武泽琪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牢记师傅在他第一天上班时对他说的话:“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的办案民警,不论大案小案都很重要,让老百姓安心地过好日子,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武泽琪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的含义,他深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信任。
  从初出茅庐的警队“新苗”,到如今备受赞誉的办案“尖兵”,武泽琪在短短2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令人瞩目的蜕变。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坚守在基层一线,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百姓安宁,为公安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