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不一样的她“铿锵玫瑰”绽芳华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牛彦吉
从警15年来,卫丽莉始终奋战在公安基层一线,冲在打击犯罪最前沿。
作为长治市唯一一名女刑侦大队大队长,卫丽莉侦办案件210余起,起诉犯罪嫌疑人190名,查处违法人员160余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个人嘉奖3次、长治市公安工作先进个人2次。2024年,卫丽莉荣获山西公安“最美基层民警”称号。
扫黑除恶先锋 守护社会安宁
“最近抽空看了电视剧《我是刑警》的片段,让我热血沸腾,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仰。”谈到工作,卫丽莉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咱们为啥破案,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心都热着,不能凉了。”剧里的一句台词道出了刑警的执着与坚守,也道出了卫丽莉的心声。
“我从白某某那里借了高利贷,他们为了讨债,上门去家里要钱,甚至从公司强行拉料不给钱。”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启动后,长治市公安局接到报案,随后将此案指定潞东分局办理。
卫丽莉主动请缨,经过她和战友们连续8个月与犯罪嫌疑人的艰苦周旋,终于打掉了一个长期称霸在长治市区,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逮捕11人,并在三亚、珠海等地查封、扣押、冻结房产、车辆、人民币等涉案总资产8000余万元。其间,卫丽莉连续几十个日夜撰写了40余页起诉意见书、装订了60余本近10000张案件卷宗,每一页都包含着她和战友们的心血汗水。卫丽莉因此在扫黑除恶斗争中成为长治市唯一一个荣立个人二等功的女民警。
“每次出差侦查破案都顶着很大的压力,我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要破案,不破不归。”多地辗转、昼夜奋战对于卫丽莉来说算不上辛苦,她更害怕的是破不了案,给不了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规范执法严把关 捍卫公平与正义
2021年,卫丽莉被调至法制大队。一向要强的她决心从头做起,大量翻阅刑事诉讼案例,通过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迅速从一名“跨界选手”成功蜕变成公安法治战线上的行家里手。
“靠前服务、全程指导,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指导让民警办案更高效,执法更有底气。”小到签字盖章,大到适用法条、证据链完善,一线办案民警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卫丽莉都能认真解答,她深知严格把关刑事案件的审核,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质量案件后续诉讼进程的重要性,通过加强执法源头监督管理,全面规范受案立案工作流程,确保“有警必接,有案必受”。
在日常工作中,卫丽莉强化执法突出问题监督整治和典型案例集中学习,全面排查梳理接处警、受立案、案件侦办等方面的执法突出问题,定期组织办案民警进行培训,“一案一评、每周一学”工作法帮助潞东分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累计审核把关各类案件129起,做到了“零错案、零投诉、零败诉”。
冲锋在一线 无悔践初心
“我们的货款要不回来了,请你们帮忙追回。”2024年3月,潞东分局接到辖区某大型企业负责人报案,称集团300余万元销售化肥回笼款不翼而飞。
接警后,卫丽莉和专案组民警多次往返奔赴于辽宁、安徽等地进行调查取证,有效固定了证人证言、嫌疑人银行流水等关键证据,最终锁定目标犯罪嫌疑人贾某杰,成功破获此案。
在“6·16”闫某某走私毒品案件侦破过程中,现场查获藏匿在国际快递中的新型毒品三唑仑20粒,嫌疑人到案后拒不交代自己走私毒品的真实目的。为了坚决刹住新型毒品的蔓延趋势,卫丽莉协同侦查人员顺藤摸瓜分析出涉及江苏、深圳等多地的非法持有毒品、贩卖毒品十余条线索,固定证据并成功移交。2024年,闫某某走私、贩卖毒品及传授犯罪方法一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收录为典型案例,供全国公安机关参考借鉴。
“干刑警这一行就得365天待命,一边是家庭,一边是工作,小家是顾不上了,如果群众的事也没干好,就等于两头都亏欠,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绝不能辜负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卫丽莉语气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