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1月10日
太原古交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陈华强

心细如丝 力争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


  本报记者 陈彤
  
  12年从警生涯,陈华强共侦办刑事案件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因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日前,陈华强被评为2024山西公安“最美基层民警”。
  电视剧《我是刑警》正在如火如荼地播出,剧中基层刑警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出现在记者眼前的陈华强目光如炬、思维敏捷、走路带风,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他注重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疑点。正是由于陈华强心细如丝的作风,许多难啃的“硬骨头案”在他这里都得以攻破。
  “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陈华强掷地有声,在经侦、刑侦一线工作期间,他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敢于担当的作风品质,一步步成长为打击犯罪的破案能手。
  
  心细如丝办铁案
  
  1989年出生的陈华强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虽然大学就读的专业和警察不沾边,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从警决心,大学毕业后,他前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继续学习深造。2012年7月,陈华强光荣加入警队,先后在经侦大队和刑侦大队工作。说起这个“跨界”,陈华强坦言:“经侦和刑侦,二者区别非常大,无论是案件分析还是侦查技巧都不一样,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向经验丰富的老民警请教,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陈华强说起曾经参与破获的一起贷款诈骗案,古交市某公司贷款诈骗200万元,因为贷款发放时间久远,给取证带来极大困难。与暴力犯罪案件不同,经侦案件的嫌疑人往往属于高智商犯罪,因此固定证据非常关键。陈华强从贷款档案入手,一页页、一行行地查找可能影响贷款收回的线索。在收集线索的过程中,陈华强克服取证困难,收集到完整证据链的同时,他迅速组织力量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控制、抓捕。嫌疑人到案后,他又亲自审讯,政策攻心,追赃挽损,彻底击溃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最终,嫌疑人委托家属将500余万元贷款本息全部偿还。
  勇于担当,心细如丝。只要是他主办的案件,陈华强都力争从立案、传唤、讯问、取证,到最后整理案卷,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
  在经侦大队工作期间,陈华强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他总能保持头脑冷静,运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抽丝剥茧,逐步揭开犯罪分子的真面目。
  
  逐梦刑侦勇担当
  
  如果说经侦民警是以广博的经济知识为利刃,以严明的法律为后盾,让数字开口说话,让犯罪分子无所遁形,那么刑侦民警,更多的是直面暴力犯罪分子,与其不断斗智斗勇和惊心动魄地较量。
  2024年,陈华强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岗——调入刑侦大队。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加入刑侦大队后,陈华强就碰上一起恶性案件。这起案件,在他的主侦下,从案发到抓捕仅用10小时。
  即便已经过去半年时间,提起这个案子的侦办过程,陈华强依然记忆犹新。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重要线索,他都不放过,经过大量侦查走访,汇总分析各类数据,最终确定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在抓捕工作中,陈华强更是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连续作战精神,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
  不论是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还是恶性案件,陈华强都能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充分体现了人民警察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良好素质和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他身上有股子韧劲,有沉下心研究案件的定力和耐心,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特别难得。”古交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苗青梅如是评价。
  诸多成绩的背后,是坚守,是智慧,更是恒心。从警12年,陈华强出差时间占工作时长的一大半,节假日加班已成习惯,熬夜办案更是常态。对于工作,他尽心尽责,无怨无悔,对于家人,他始终怀有愧疚。
  “既然选择了警察这份职业,就意味着奉献与担当。”陈华强的眼神无比坚定。这,是他的心声,无怨且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