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1月16日

偏关发展“三绿”产业谱写实践新篇章


  本报记者 陈晓平
  
  1月15日,忻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偏关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情况。偏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贾育新进行发布,并与偏关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高斌小、偏关县林业局局长王安荣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抢抓机遇 大力发展“三绿”产业
  
  贾育新介绍,偏关地处晋西北的晋蒙交界处,是黄河入晋第一县、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大河两岸,雄关漫道,素有“三关首御”之美誉。近年来,偏关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按照市委七大能级同步跃升,五个方面实现更大突破的发展思路,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绿色新能源、绿色文旅业“三绿”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偏关路径。
  2024年,偏关充分用好“土”的资源,发挥“特”的优势,全力打好有机旱作、特色优势、加工转化三张牌,全县粮食产量首次突破2亿斤,畜产品总产量达到18582吨,全县绿色农业产值2.3亿元,在GDP中占比达10.5%;“谷蕴偏关”乡村e镇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在太原举办,成功创建绿色食品原料(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荣获“中国糜子之乡”称号,评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偏关深入实施绿色能源强县战略,2024年落地建成投资6.7亿元、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中电金谷10万千瓦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项目即将并网发电,优能5万千瓦风电、晋林10万千瓦光伏项目即将并网发电,全县清洁能源产值5.35亿元,在GDP中占比达38%;华电山西偏关7万千瓦风电、大唐9万千瓦风电、华能13万千瓦偏关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一大批新能源项目落地开花,全县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204.8万千瓦,占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总装机的16.83%,排名全市前列,形成了风、光、水、储、生物质多能互补、多元发展的格局。
  
  依托资源 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偏关县依托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做精绿色文旅,加速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2024年,偏关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农文旅融合、魂形韵相融、六要素配套,把偏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作为全县农文旅融合的主战场主阵地,成功举办“对话老牛湾”和“诗意慢生活、北方桃花源”等系列文化活动,规范运营水泉红门口地下长城4A级旅游景区和乾坤湾黄河宿集,全面提速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完善黄河、长城两条1号旅游公路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稳步推进老牛湾国家5A景区创建,偏关农文旅康交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基本成型。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8977.1万元,同比增长14.7%;绿色文旅产值2.4亿元,在GDP中占比达11%,文旅产业逐步成为偏关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作为黄河入晋第一县,偏关坚决扛牢首战首责,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0年前的27%增加到40%。先后获评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集体、全省三北工程科学绿化示范县、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县、全市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
  2025年,偏关县将更好统筹发展所需、偏关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不断深化绿色有机农业、绿色新能源、绿色文旅业“三绿”发展战略,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构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努力做强产业、做优环境、做活经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偏关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