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谨防“倒春寒”中医妙招助你健康度过
本报记者 王钰钦
近日,随着雨水时节的到来,气温变化无常,倒春寒现象频发。山西省中医院药剂科医生席啸虎提醒公众,倒春寒不仅令人难以捉摸,更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不小的威胁,需谨防感冒、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和胃肠道疾病四种疾病的悄然来袭。
据席啸虎介绍,倒春寒一般发生在立春后至清明前后,此时气温骤降,人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风寒邪气的侵袭。因此,建议公众在此时节要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特别要保护好头部、背部、腹部和足部这些人体阳气的集中之处,以及寒邪容易侵入的部位。
除了注意保暖外,饮食调理也是预防倒春寒带来的不适的重要手段。席啸虎建议公众可以适当喝一些温热的汤水,如姜汤、红枣汤、薏米汤等,这些汤水有助于温中散寒、健脾胃、补气血。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一些适合的食疗方,以达到预防和缓解倒春寒带来的不适。
为进一步增强身体抵抗力,席啸虎还推荐了两个中医养生妙招。一是熏蒸泡脚,用适量的白醋或陈醋倒入锅内加水一起煎煮,或用艾叶、藿香、苍术、青蒿等中药材加水一起煎煮,熏蒸房间或泡脚,可以有效预防感冒等疾病。二是温阳补气,通过适当的中药调理和食疗,如食用一些具有温阳补气功效的食物和中药材,以增强身体阳气,提高抵抗力。
最后,席啸虎提醒大家,在倒春寒时节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时,如有身体不适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