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卫士”用智慧和汗水续写光明篇章
本报记者 张云鹏 文/图
在每一个夜晚的璀璨灯火背后,有无数电力工作者默默奉献着,国网灵石县供电公司调度员马江河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六年间,他从初出茅庐的新人成长为行业“多面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守护着万家灯火。
多岗磨砺展锋芒
2019年,马江河进入国网灵石县供电公司,满怀对电力事业的憧憬开启逐梦之旅。
初到变电运维岗位,马江河迅速投入到工作中,除跟随班长完成每日的变电站巡视工作外,还共同编制完成了5座35千伏变电站《一站一册》《缺陷隐患台账》。
调到项目评审岗位后,马江河在参与一个重要电网升级项目的评审时,针对原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不仅为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还提高了项目的整体效益。
在线损管理岗位上,马江河同样表现出色。为了降低线损,他深入分析线损数据,常常一研究就是一整天。他还经常深入到各个线路进行实地考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线损增加的细节。其间,他发现部分老旧线路由于长期使用,电阻增大,导致线损较高,提出更换部分老化线路和优化线路布局的方案。实施过程中,他全程跟进。最终,该区域的线损率明显下降,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电力资源。
这一系列的岗位历练让马江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初出茅庐的新人逐渐成长为电力行业的 “多面手”,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技术党建双突破
工作中,马江河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思维和探索的精神,在技术和党建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突破。
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抄表错误的情况,不仅影响线损计算的准确性,还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马江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利用周末时间,凭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大数据处理和编程知识,开发出智能化抄表系统。经过实际应用测试,该系统的抄表准确率达100%,单次抄表时长由4人一周缩短到1人1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司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并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应用。
作为党员,马江河深知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他积极探索将党建工作与电力业务深度融合的新途径,设计了党建二维码系统,通过扫描二维码,党员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党建学习资料、了解党建活动安排,还能查看党员信息和党建工作动态。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便捷性,使党建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此外,马江河还建立了“两队”及 “党建 +”活动可视化平台,通过积分制的方式激励党员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公司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担当使命写忠诚
“调度台就是战场,每个指令都关乎电网安全。”这是马江河的工作信条。他每次上班都提前20分钟到岗,对所有变电站进行系统巡视,查找问题,方便交接班时能全面掌握前一日的电网运行情况,更好地梳理未完成的工作,并建立“问题跟踪清单”,实现闭环管理。
针对县域电网网架薄弱环节,马江河与同事紧密配合,按照地调要求,精心制定了灵石县域多座变电站的负荷转供方案,大大提升了电网的应急处置能力。
马江河还利用调度大数据系统,结合线损一体化系统,对高损线路进行深入分析,精准找出线路高损原因,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解决线路高损问题的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提升电压质量,通过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确保给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在马江河看来,调度不仅要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而且也是服务客户的关键。他结合用电客户故障报修情况,深入分析原因,找出报修的关键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如今,“降报修、优服务”已成为公司的重点工作。
六年时间,马江河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勇于创新、担当有为的“电网卫士”,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和忠诚。“电网安全无小事,我们多一分用心,百姓就多一分安心。”他表示,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电力客户,用智慧和汗水在调度台上续写新的光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