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3月17日
柳林县蓝天救援队后勤组长穆永启

默默无闻守初心 无私奉献暖人心


  本报记者 贺建锋
  
  只要提起穆永启的名字,在柳林县几乎是家喻户晓,作为一名社会公益领域的青年志愿者,他的名字与“当代雷锋”紧密相连。七年来,穆永启以社会公益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防汛、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公益宣传、消防科普等多个领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雷锋精神。
  “我会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穆永启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学雷锋,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温暖他人,照亮社会。七年来,穆永启始终坚守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无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从防汛现场到抗击疫情的战场,从志愿服务的一线到公益宣传的讲台,穆永启的身影无处不在,他的奉献如同春日花香,沁人心田。
  
  勇于担当 社会责任肩上扛
  
  在穆永启的志愿服务历程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2022年,中阳县金罗镇寺塔村水库大坝发生汛情时,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队友们并肩作战,昼夜巡视大坝周边的山体与河流情况,圆满完成了搜救任务。2023年,无论是在帮助寻找走失的老年痴呆症患者,还是前往河北涿州参与防汛紧急救援活动,穆永启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此外,在柳林县举办的环黄河自行车比赛中,穆永启还与其他蓝天救援队员一同负责维持赛事秩序。在接到黄河里有人落水的求助后,他立即携带救援设备赶往事发地,与队友们在黄河流域反复搜寻长达200多公里,最终成功将落水者打捞上岸。
  除了参与紧急救援工作外,穆永启还十分重视公益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在每年的“无走失日”,他都会组织志愿者在燎原广场开展阿尔兹海默病防治知识和安全防走失常识的宣传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发放传单等形式,向过往老人介绍“黄手环”的佩戴和查询使用方法,累计为3500余名老人讲解防走失知识280余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带领团队进行志愿服务时长达50余小时。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业余时间,穆永启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无论是参与社区清洁、环保宣传还是帮助困难家庭,穆永启总是乐此不疲地投身于其中。他的奉献精神不仅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赞誉和尊敬,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
  
  无私奉献 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
  
  穆永启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寒风凌冽的冬日,他坚持为柳林县庙湾新街、青龙大桥、十八米街等区域的一线环卫工人送去热腾腾的奶茶;炎夏时节,他为执勤交警、外卖小哥等户外一线工作者送去清凉冷饮。下雪时,他与柳林南站工作人员一同清理积雪,帮助返乡游客提拿行李。此外,他还和其他志愿者积极参与“暖冬春运”志愿服务活动。重阳、端午等传统佳节,他组织志愿者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孝老、敬老、助老活动。中高考期间,他在各个考点外为广大考生配备“助考文具包”,为考生家长提供便利的休息条件。
  今年1月下旬,穆永启带领柳林县青年志愿者前往柳林县石西两河口流域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在黄河重点生态区、沿黄乡村开展净滩、普法宣传等活动,收获一致好评。
  在柳林县,穆永启的名字已经与无私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默默无闻的身影。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誓言,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