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青春航向构建共青团工作新格局
本报记者 吕汉富 文/图
3月19日,共青团大同市委十七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上,传达了共青团十九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四次 (扩大)会议精神和共青团山西省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团大同市委书记侯晓楠代表共青团第十七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全面梳理了过去一年全市共青团工作,并对2025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大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艾凌宇在会上作了讲话。
艾凌宇指出,要坚持政治引领,打造带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引领型”组织。要深化理论武装,用好“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等载体,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要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具有大同特色的“沉浸式思政课堂”,增强入团、入队仪式的规范性和感染力,让团员和青年、少先队员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坚定理想信念。要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服务中心大局,打造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动员型”组织。要带领青年争当产业转型的“生力军”,围绕大同市能源革命、文旅融合、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组织青年参与技术攻关、创新创业,鼓励青年企业家投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要带领青年勇当乡村振兴的“突击队”,深化“青春建功乡村振兴”行动,支持“青创农场”“电商助农”等项目,组织青年参与“特”“优”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农村电商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要带领青年甘当基层治理的“排头兵”, 打造让党放心、青年信赖的“服务型”组织。要夯实基层基础,围绕重点产业升级方向跟进团建覆盖,让每一个“神经细胞”更加活跃。要重点加强针对新兴青年群体的团建工作,加强对新成立团工委的指导和支持,解决团员和青年的实际困难,提升团支部的组织活力。要密切联系青年,落实“我为青年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政策落地,让青年感受到“组织在身边”。要创新服务形式,为青年提供时效更长、选择更多、覆盖更广的文化和技能培训服务。要全面从严管团治团,从严管理团员队伍,从严锻造团干部作风,加强教育培训,激励团干部担当作为,确保团干部队伍风清气正。
侯晓楠表示,2024年,团市委按照大同市委和团省委部署要求,为党育人抓引领,围绕中心做贡献,服务青年转作风,深化改革强基层,全面从严带队伍,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增强,对青年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进一步提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青年瞄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要求,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锚定青春航向、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和明显成效。
今年,大同共青团将以“14310”工作矩阵统揽全年工作全局。锚定一个中心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共青团工作全局。实施四大青春赋能行动,在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中彰显担当作为——深化青春铸魂行动,成为引领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深化青春建功行动,把握青年投身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风口”;深化青春护航行动,推动青年发展与友好生态的“双向奔赴”;深化青春强基行动,夯实全域覆盖与作风过硬的“青年堡垒”。强化“三力协同”,分层施策强基固本,围绕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核心任务,构建以县级团委为指挥中枢、各级团工委为专业纵队、青年社会组织为多元纽带的工作体系,强化政治引领的权威性、政策落实的穿透力、风险防范的灵敏度,形成“全域覆盖、分层响应、立体联动”的青年工作新格局。打造十大青年赛事,聚焦核心激活青春动能,将紧扣大同市委“十四五”收官规划和团省委年度工作要点,系统部署十项主题赛事,以赛事为载体,充分整合资源、充分汇聚力量,全面激活为理论宣讲、服务发展、人才积聚的青春动能,切实将赛事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市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大同共青团将系统构建政治引领提标、服务大局提能、青年发展提质、改革强基提效的共青团工作新格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奋力书写新征程上“党旗所指、团旗所向”的大同答卷。
会上,部分基层团组织负责人从强化思想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青年获得感、构建共青团思政育人新格局、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提质增效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