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3月31日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治北车站长治东站售票员杨研艺

用微笑和真诚温暖旅客心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徐霞
  
  在郑太高铁线上,“95后”青年志愿者杨研艺,从售票“贴心管家”到文明“宣传使者”,再到乡村振兴的“暖暖老师”,用青春传递温暖力量,让雷锋精神绽放新光芒。
  
  车站里的“爱心守护者”
  
  27岁的杨研艺,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治北车站长治东站的售票员。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每天清晨,这句温柔的问候会开启杨研艺一天的工作,也成了旅客耳畔的“服务名片”。在售票服务中心,她主要负责为旅客办理售票、退票、改签等业务,用温馨的服务为旅客解决出行路上“票”的问题。
  3月3日,杨研艺在售票窗口发现一名焦急的老人攥着皱巴巴的车票反复核对着。“大爷,您别着急,我帮您看看车次和时间。”她一边轻声安抚老人,一边快速查询实时的列车动态。当得知老人要赶往医院陪护住院的老伴时,她仔细核对时间、地点、座位等信息,为老人优先改签了临近的车次,并联系了值班员引导老人至重点旅客候车区,她才放下心来。
  休班时,杨研艺会主动加入车站“潞缘”青年志愿服务队,化身“移动服务站”,在人来人往的候车厅里默默编织着温情网络。她不仅为旅客提供引导、咨询、帮扶等志愿服务,还为老年人、脱网旅客提供细致入微的“银发服务”,让高铁“加速度”、服务“馨提质”深入人心。
  “高铁站是旅客出行的第一站,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窗口。我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让旅客的旅途多一份平安与温暖。”杨研艺说。
  
  大山深处的“口才魔法师”
  
  2024年夏天,杨研艺背着行囊走进了河南省栾川县北乡村,开启了一场奇妙的铁路支教活动。
  栾川县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定点帮扶县,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好文化惠民工作,近年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郑暖暖”助学支教团,组织人员前往栾川县进行支教帮扶。
  收到支教通知后,杨研艺精心准备,最终通过层层选拔,如愿成为支教团的“口才老师”。
  支教中,杨研艺发现有的孩子比较内向,教他们如何自信表达、如何用语言传递情感是首要问题。为此,她精心设计课程,从孩子们好奇的火车、喜欢的游戏入手,用新颖的课堂模式让孩子们逐渐打开了心扉。“大家知道,我们坐的高铁每小时可以行驶300公里吗?你们现在只要努力学习,未来一定能拥有更广阔的世界。”一名小男孩站勇敢地站起来表示:“我想成为火车司机,像叔叔们一样开着火车跑遍祖国各地。”杨研艺希望,自己能在这些孩子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在教学中,杨研艺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课后,孩子们拉着她的手,告诉她哪棵树的果子最甜;夕阳下,他们一起追逐奔跑,欢笑声洒满山间。
  支教结束时,一名小女孩送给杨研艺一张亲手绘制的卡片,上面写着:“杨咩咩老师,我喜欢你!欢迎你再来!”那一刻,她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也感受到了铁路人的责任,并坚信志愿服务的魅力在于双向奔赴,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治愈自己。
  
  铁路线上的“宣传使者”
  
  从栾川县回到工作岗位后,杨研艺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铁路知识被更多人了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创新宣传方式,把传统艺术融入到铁路故事中,将工作中的点滴感悟转化为押韵唱词,加以“凤点头”“混合点儿”等专业技巧,用快板的形式,宣传铁路知识,唱响了铁道线上旅客安全、有序、温馨出行的好声音。她创作的快板《说说高铁客运人》,还登上了单位“学雷锋”宣讲比赛舞台。
  今年春节,杨研艺创作了山东快书作品《闯闸机》,用幽默的风格讲述了铁路安全文明案例,获得了旅客们的频频点赞。
  快板创作和节目表演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演出技巧,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杨研艺却乐在其中。她觉得不仅能充实业余生活,还能以这样的形式参与到志愿宣传活动中,很有价值。
  当被问及对未来的规划时,杨研艺望向窗外飞驰而过的列车:“我希望像郑太高铁一样,既能守护旅客的便捷出行,也能为需要帮助的人照亮前路。”她愿用耐心丈量责任,用真心传递温暖,书写铁路志愿者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