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法院协同执行 啃下五年“骨头案”
本报记者 张云鹏 通讯员 成海红
近日,一场跨越地域的司法协作行动,成功为刘某某申请执行某汽车销售公司返还车辆纠纷一案画上了圆满句号,让公平正义以最有力的方式“落地有声”。
这起案件堪称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的一块“硬骨头”,长期悬而未决。为打破执行僵局,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果断指令太谷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对该案立案执行。太谷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接手案件后,便遭遇了被执行人某汽车销售公司的重重阻挠,不仅对生效判决视若无睹,还蓄意将涉案车辆隐匿起来。在长达五年的漫长时光里,申请人刘某某始终未能取回自己的车辆,生活与精神均遭受了极大的困扰。更令人气愤的是,被执行人采用故意失联的手段,与执行干警玩起了“躲猫猫”游戏。
转机出现在2025年4月7日。申请人刘某某经多方打听,终于觅得了涉事车辆的踪迹。他欣喜若狂,第一时间将线索提供给榆次区人民法院,该院迅速与太谷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取得联系,派遣警力火速奔赴现场,只见涉案车辆停放在一处荒地。
因无法联系到被执行人,执行干警展开了细致入微的调查工作,确认一切无误后,执行干警当场与申请人刘某某办理了涉事车辆移交手续。案件执结的那一刻,刘某某激动地连声道谢:“这执行案就像一块巨石,压得我好多年喘不过气来。没想到,靠着太谷、榆次两地法院齐心协力,多年的心病总算得到了根治,太感谢了!”
这场跨区执行的胜利,充分彰显了法院交叉执行与协同执行机制的强大优势,成功打破了地域限制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