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4月16日

朔州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记者 庞勇
  
  4月15日,朔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介绍朔州市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及2025年工作计划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朔州市各级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粮食生产安全、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任务,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明显。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做好“三农”工作对全局发展至关重要。朔州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两大任务”,突出“两个抓手”,构建“两个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三个”提升,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
  突出改革和科技双轮驱动,夯实粮食保供基础。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在“地”上多维用力夯根基,在“技”上多向发力增效益,在“服”上多点助力建体系,实施好粮食单产提升整建制县工程、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设施农业提质工程、品牌助农工程、优种基地培育工程等七大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3.1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25.92亿斤以上,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坚持“特”“优”战略,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在“优”字上求品位,在“产”字上求功夫,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抓好产业集群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用优势产品打开市场、打造品牌,加快农业强县建设。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以 “一线”“一路”“一河”村庄为主,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规划先行,防止为规划而规划,防止大包大揽、大拆大建、一哄而上、千村一面。分类施治,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30个精品示范村、230个提档升级村,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绿色发展,有序推进“四替代两培育”,集成推广种养循环等绿色低碳方式,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突出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进一步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水平、强化产业和就业帮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让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要持续深化“六个一批”发展模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农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水平。要积极稳妥推进第二轮农村承包地到期再延长30年试点,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