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4月21日
共青团祁县县委

夯实基础强功能 激活县域共青团改革“青”动能


  本报记者 张云鹏
  
  “感觉共青团与我们的联系更加频繁、更加紧密了,我们青年人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娘家’”“团的活动越来越多,服务社会的载体越来越丰富,现在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青年的身影”。这是祁县广大团员和青年的切身感受,也是推进县域共青团改革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新一届共青团祁县县委班子以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聚优势为工作方向,持续深化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县域共青团事业真正实现了党政支持、社会认可、青年有感。
  
  强基提质
  
  “团的工作抓什么、怎么抓、要点在哪里”是换届后团祁县县委班子一直研究探索的问题。
  基层组织建设扩面提质。团祁县县委借力“党建带团建”机制优势,优先在党组织覆盖的领域建立团组织,传统领域新增19个,非公领域新增42个,成立快递物流行业团工委,43名非公党建指导员、117名包片干部分别兼任企业和农村(社区)团建指导员,推动团的制度有力执行、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育人制度链条贯通衔接。将“红领巾荣誉”纳入少先队推优条件与中学积分入团指标体系,打通团队衔接关口;先行先试推行“积分入团纪实簿”管理,建立健全“个人积分—班级评定—县级审核”流程,确保积分入团规范实施;将“团组织健全完善”“参与志愿服务”纳入“推优入党”基本条件,66人通过“推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团队一体化、阶梯式育人机制链接贯通。
  队伍力量培育精准有效。保持县、乡两级团干部队伍稳定,8名基层团(工)委书记参加全县中青班学习;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引导,逐年进阶任务、逐年细化权责,经费奖励实现“零”突破;采取“老带新”“干代训”,连续3年选培14名在校大学生任团县委兼职干事,项目化参与大型活动锻炼提升;公开面试选聘46名大学生成为乡、村团组织的兼职青年干事,并将其纳入“青马工程”,进行精准培养。
  
  聚势赋能
  
  “作为县级团委,要想抓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服务好新时代青少年,必须争取党政支持、部门协同、多方参与”,这是团祁县县委班子的一致观点。
  团祁县县委牢固树立党委领导共青团改革鲜明导向,以改革方案为总纲,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建带团建“十六条”措施》,统揽共青团改革成果推动形成制度机制闭环,明确县委对共青团的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领导、支持保障的措施要求。
  团教深化全过程协作。出台《关于加强团教协作的实施意见》,全过程深化县域团教一体化协作。团祁县县委与县委教育工委实现班子成员交叉兼职,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全县中小学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价体系。
  党政优化多渠道保障。健全“财政保障、党费补助、项目打包、社会参与”保障机制,落实青年工作经费、少先队工作经费,县委组织部连续3年共划拨12.2万元党费支持团建工作,县卫健体局专列8.25万元志愿服务经费用于县级团委统筹,县红十字会划拨16万余元支持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乡镇党委“派单”式捆绑经费支持基层团委开展活动,资金实现常态足额保障,工作活力全面增强。
  
  谋新求变
  
  团祁县县委坚持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引领青年为中心服务、为大局担当。
  广泛联系青年。推动成立祁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完成祁县第三届青年联合会换届选举,新成立祁县新青年救援队,常态化联系祁县天龙、蓝天、复兴社工3个社会组织;建立微信矩阵群751个,联系团员和青年1.8万余人。“志愿汇”平台下属组织41个,注册青年1.7万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从“0”基础逐步成为县域主流,获得社会认可。
  充分动员青年。参与团县委主导牵头的志愿服务、应急救援和大型活动的保障人数突破3万人次,“青年力量”真正成为贡献大局、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生力军。
  倾力服务青年。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子基金,落地全省第二个希望工程助学中心,帮助困境青少年和希望学子超600人。动员1.1万人参与茅台公益“一块走”线上活动,为山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兑换公益金35万元,占全省筹款的83.3%。连续2年自筹善款20万元,撬动各类社会资金50余万元,搭建起爱心企业与困境儿童“双向奔赴”的可信赖平台,主动捐赠的企业同比增长433.3%,主动求助家庭同比增长300%。
  下一步,祁县共青团将把青年放在心上、把根扎在基层,让共青团成为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