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汇聚太原 共绘矿物科学新图景
本报记者 郭丽菲
近日,中国(太原)矿物与宝石科学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山西自然博物馆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地质勘查局指导,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和山西自然博物馆主办。
开幕仪式上,西藏自治区矿权交易和评审中心向山西自然博物馆捐赠了来自青藏高原地区、重达2.6吨的巨龙铜矿的铜矿石和铬铁矿石;敏德矿宝石鉴定(南京)有限公司捐赠了台湾丰田钙铝榴石、日本蛋白石与北海道石、墨西哥托帕石等珍稀标本。
研讨会上,国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矿物资源的科学发现、宝石技术的前沿创新、矿物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深入研讨,共绘自然科学文化交流互鉴的时代新篇章。
在主旨报告环节,1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紧扣会议主题,分享了前沿研究及实践成果。
在馆长论道环节,全国26位自然(地质)博物馆及相关行业负责人围绕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并结合具体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开展深入探讨与交流。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我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自然 (地质)博物馆及相关行业组织的交流互鉴,不仅搭建了国际化的矿物与宝石科学文化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我省自然科学文化科研科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更深入挖掘了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成果,为推动共同普及自然资源知识、讲好自然资源故事、传播自然资源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自国内自然(地质)博物馆、山西省地勘局、山西地质集团、太原理工大学及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及科研科普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会议。